[发明专利]一种乏汽回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67995.1 | 申请日: | 2022-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1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龙;钟玉庆;范志刚;张校清;陆惠泉;张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昆集团浙江恒腾差别化纤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46/12;B01D46/76;B01D29/03;B01D29/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沈小良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乏汽回收装置,包括气液分离罐,传输管侧面连接有过滤器,壳体内部设有两组过滤网,过滤网两侧设置有分离接收箱,过滤网底部一侧安装有L型晃动板,L型晃动板底部设有击打转轴架;气液分离罐内部设置有半过滤层一和半过滤层二。本发明通过过滤器中的击打转轴架匀速击打L型晃动板,过滤网在晃动槽中通过多组晃动弹簧实现实时晃动,将过滤下来的杂质晃到分离接收箱中,防止杂质堵塞过滤网;在排冷凝水时,通过两组半过滤层将处理后的冷凝水与杂质分离,防止分离杂质再次混合,提高除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乏汽回收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乏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双控形势的日趋严紧,煤炭价格也日趋上涨,节约能源在目前的情况下更显紧迫,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量的工业锅炉、电站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定期排污,连续排污,疏水扩容器等产生大量的对空排放的具有低位热能的蒸汽。目前的乏汽回收装置,通常是用于电厂或者其他能够喷出乏汽的场合。利用乏汽回收装置可以回收乏汽中多余的热量,同时对可以溶解到水中的物质进行回收,这样避免了乏汽直接进入空气后,产生的噪声和污染等情况,还可以利用乏汽回收来的热量进行其他场所的利用。
申请号为CN200820109623.2的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真空乏汽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乏汽回收罐和高效射流泵,所述乏汽回收罐设有射流凝水泵和排水凝水泵,所述高效射流泵的射流出口连接所述乏汽回收罐的进口,射流入口连接所述射流凝水泵的出水管,抽吸入口用于连接真空乏汽管道,所述射流凝水泵和排水凝水泵的进水管均连接所述乏汽回收罐的凝结水出口,所述排水凝水泵的出水管连接热交换设备的放热介质进口,可以在不影响真空设备的工作情况下将真空乏汽回收利用。
虽然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便捷了乏汽回收,但是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冷凝水凝结成水后,乏气中原有的杂质混入冷凝水中不便分离清洁;第二,处理后的冷凝水排出时容易将已经分离的杂质带出。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乏汽回收装置。
发明内容
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乏汽回收装置能够全面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在乏气进入气液分离罐前进行气体过滤,过滤器中晃动过滤网的设置便捷将气体杂质过滤,且杂质不堵塞过滤网,通过气液分离罐将冷凝水与乏气分离,最后排出处理后冷凝水时,通过两组半过滤层将杂质与处理后冷凝水分离,防止分离后的杂质再次进入处理后的冷凝水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乏汽回收装置,包括气液分离罐,所述气液分离罐上部连通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侧面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两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两侧设置有分离接收箱,所述过滤网底部一侧安装有L型晃动板,所述L型晃动板底部设有击打转轴架;所述气液分离罐内部设置有半过滤层一和半过滤层二,所述半过滤层一位于半过滤层二上部,所述半过滤层一和半过滤层二为半弧形,且可无缝卡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罐上部设有上盖,所述上盖内侧顶部一端安装有液压伸缩轴,所述液压伸缩轴底部连接有半过滤层一,所述上盖内侧顶部另一端设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底部连接有半过滤层二。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架内部上侧设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罐底部设有下底,所述下底底部中间位置连接有废杂质出管,所述气液分离罐底部设置有四组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罐底部一侧连接有冷凝水出管。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顶端设置有出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管顶端设有进液口,所述过滤器一端设有进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上下两侧侧设有晃动槽一和晃动槽二,所述晃动槽一和晃动槽二之间卡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端通过晃动弹簧一与壳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昆集团浙江恒腾差别化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桐昆集团浙江恒腾差别化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7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