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罐车、罐体及罐体的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66802.0 | 申请日: | 2022-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7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耿齐发;李正剑;张创;杜德宝;朱学平;张传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中集瑞江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12 | 分类号: | B65D88/12;B65D88/02;B65D88/28;B65D90/08;B60P3/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王荣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车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罐车、罐体及罐体的成型方法。罐体包括筒体以及分列于筒体轴向两端的封头。封头的截面呈椭圆形。筒体包括一上筒体和两下锥体。上筒体的横截面呈半椭圆形,上筒体的左右方向直径大于其上下方向直径;两下锥体均设置于上筒体的下方;且两下锥体沿筒体的轴向相拼接,下锥体呈扁锥状,下锥体由下至上渐扩口径,且下锥体在每个水平截面处的左右方向宽度不大于前后方向宽度。通过半椭圆状的上筒体,拓宽了整个罐体上部的宽度,从而增加了整个罐体的容积,即增加了罐体的有效装载量,从而提高了该罐车的单次运输量。同时,罐体的下部分采用下锥体的形式,增加了罐体下部的倾斜度,使物料顺畅的滑落至底部,更利于卸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专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罐车及罐体。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对单次运输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国家对粉罐车的整车长、宽和高都做出了相应的限制,现有的罐体在符合整车长、宽和高的限制的情况下,已经难以再提升容积。因此如何在符合现有国家规定的情况下提升粉罐车的罐体容积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积较大的罐体、该罐体的成型方法以及具有该罐体的罐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罐体,包括筒体以及分列于所述筒体轴向两端的封头;
所述封头的截面呈椭圆形;
所述筒体包括:
一上筒体,其横截面呈半椭圆形,所述上筒体的左右方向直径大于其上下方向直径;
两下锥体,均设置于所述上筒体的下方;且两所述下锥体沿所述筒体的轴向相拼接,
所述下锥体呈扁锥状,所述下锥体由下至上渐扩口径,且所述下锥体在每个水平截面处的左右方向宽度不大于前后方向宽度。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加强筋。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锥体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对称设置的左拼接面和右拼接面,以及,分别位于前、后两侧的对称设置的前拼接面和后拼接面,其中,所述前拼接面和所述后拼接面的曲率均大于所述左拼接面和所述右拼接面的曲率。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筒体以两个下锥体之间的分界位置划分为两个筒节,每个筒节以穿过下锥体中轴的竖向中分面划分为两个半筒节,每个半筒节的竖向截面外轮廓自其与另一半筒节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由水滴形过渡至椭圆形,每个下锥体的水平截面外轮廓自其与上筒体交界的位置向下逐渐由长方形过渡至椭圆形或圆形。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半筒节的竖向截面外轮廓自其与另一半筒节交界的一端向另一端的变化趋势是:上部的椭圆形轮廓不变,下部的锥形轮廓由长尖状以逐渐变短逐渐圆润的趋势,直至另一端过渡到椭圆形。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下锥体的水平截面外轮廓由其与所述上筒体交界的位置向下的变化趋势是:由长方形的四角位置首先弯曲至四周轮廓线进一步弯曲的趋势,实现由平直轮廓逐渐向弯曲的椭圆形过渡,直到完全过渡至椭圆形或圆形截面。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还包括过渡件;所述过渡件连接所述封头的下部与相邻的所述下锥体,所述过渡件自与所述封头相连的一端向所述下锥体相连的一端逐渐向下倾斜。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位于前方的所述下锥体的底部向下超出位于后方的所述下锥体的底部。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的外周环绕罐体一周设置有加强圈,所述加强圈设置在两所述下锥体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圈呈封闭的环状圈,其包括贴合部和过渡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中集瑞江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中集瑞江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68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产品视觉识别平台
- 下一篇:电池及用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