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电缆护套注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161441.0 | 申请日: | 2022-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30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高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济线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03 | 分类号: | B29C45/03;B29C45/18;B29C45/14;B29C45/76;B29L31/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26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电缆 护套 注塑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注塑成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电缆护套注塑装置,包括固定架、供料管、注塑模具、输送绞龙、调节装置、检测装置和动力源,在对不同直径的线缆进行注塑时,检测组件检测到线缆的直径,将线缆的直径经过传动装置转变为第二调节组件的运动,由于第二调节组件用于促使第一调节组件在供料管内的滑动,不同直径的线缆使第一调节组件在供料管内的移动的量不同,由于第一调节组件与输送绞龙固定连接,在第一调节组件在供料管内部滑动时,将输送绞龙的螺距改变,使单位时间内输送热熔塑料的量发生改变,以保证在对不同直径的线缆进行注塑时均匀出料,确保具有足够的热熔塑料进入注塑模具内,进而提高对线缆注塑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成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电缆护套注塑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电线电缆产品的生产中,需要在电缆内芯生产完成后对电缆内芯进行防护套的加工,现有的常常使用注塑的方式对线缆防护套进行加工,以提高电缆的使用性能和电缆的安全系数。在对线缆防护套进行加工时,通常是使用注塑装置将热熔塑料挤到模具中,在模具中对电缆进行包裹后从模具中拉出,再对电缆进行其他加工。然而热熔塑料在融化后粘度很大,其热熔塑料在输送管道内流通十分困难,这样会导致在对电缆护套进行注塑时产生质量问题,且针对不同粗细的电缆在注塑的时候也会由于出料速度不均匀而导致注塑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电缆护套注塑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注塑装置在对线缆保护套进行加工时出料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电力电缆护套注塑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电缆护套注塑装置,包括固定架、供料管、注塑模具、输送绞龙、调节装置、检测装置和动力源;供料管固定设置于固定架,供料管具有出料口和进料口,进料口与热熔塑料的流料口连通;注塑模具固定设置于固定架,且注塑模具具有注塑口,注塑口与出料口连通,注塑模具用于限定线缆保护套的形状;输送绞龙能够转动设置于供料管内部;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供料管内部,第一调节组件与输送绞龙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调节组件在供料管内部滑动时,使输送绞龙的螺距发生变化;第二调节组件配置为在线缆不同直径时,使第一调节组件在供料管内的滑动量不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待加工线缆的直径,检测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二调节组件传动连接;动力源用于驱动输送绞龙转动。
进一步地,输送绞龙包括螺旋扇叶和伸缩轴,伸缩轴可伸缩地设置,伸缩轴同轴可转动地设置于供料管;螺旋扇叶同轴设置于伸缩轴的外侧,且螺旋扇叶与伸缩轴外侧抵接,螺旋扇叶的两端固定连接于伸缩轴的两端,在伸缩轴伸长或缩短时,使螺旋扇叶的螺距发生变化;动力源具有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可伸缩地设置,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与伸缩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环;第一调节环通过第一连接杆与伸缩轴转动连接,第一调节环的外侧壁与供料管的内侧壁传动连接,在第一调节环转动时,使第一调节环沿供料管内侧壁滑动。
进一步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套、第二调节环和第一传动杆;调节套可滑动且可转动地套设于动力输出轴的外侧;第二调节环同轴设置于供料管内部,第二调节环外侧壁通过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于供料管,第二调节环套设于调节套外侧,且第二调节环与调节套传动连接,在调节套沿动力输出轴滑动时,使第二调节环转动;第一传动杆可伸缩地设置,第一传动杆固定连接于第一调节环与第二调节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济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济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1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