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58718.4 | 申请日: | 2022-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1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杰;彭正鑫;宗圣尧;刘宝林;漆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8/00 | 分类号: | A61B1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刘璐璐 |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逆 穿孔 消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具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控制台、定位装置和执行装置,定位装置和执行装置均与控制台信号连接,将手术前通过影像设备获知的病灶坐标输入到控制台中,控制台控制定位装置并带动与定位装置连接的执行装置移动到病灶位置,执行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容置筒、固定板、引导板和纳米刀,容置筒两端分别与固定板和引导板连接,固定板开设有平行的固定孔,引导板开设有与固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的引导通道,纳米刀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并穿过固定孔进入容置筒内,驱动装置的输出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并带动固定板沿容置筒内侧壁在容置筒内进行往复运动,进而使容置筒内的纳米刀穿过引导通道在病灶位置平行刺入或拔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在面对肿瘤或癌症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治疗方法便是让病人承受巨大痛苦的放疗和化疗或风险极大且易复发的手术切除治疗,目前,针对实体肿瘤的治疗,除了上述方法外,微创的肿瘤消融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肝、肺、肾脏等实体肿瘤的临床治疗。消融治疗包括化学消融术和能量消融术,其中能量消融术往往需要医疗器械提供的能量加以辅助,从而对肿瘤组织进行灭活融解。
而能量消融术按照工作原理不同,又可分为热消融、冷冻消融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等。热消融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热能并作用于靶区肿瘤组织,使得肿瘤组织在长时间高温作用下发生凝固性坏死,以达到切除肿瘤组织的目的,但是热消融的治疗区域难以控制,易损伤正常组织,且范围受限,而且因为热沉效应,热消融并不适用于位于血管、导管附近的肿瘤。冷冻消融虽然可以杀灭肿瘤细胞,但是也会对肿瘤周边的良性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是唯一非热微创肿瘤消融技术,通过经皮穿刺进肿瘤内部的成对纳米刀产生短脉冲的高压电场,使肿瘤细胞膜上产生永久性纳米尺度电穿孔,引起细胞膜内外环境破坏,导致细胞凋亡坏死,并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免疫系统,吞噬、清除凋亡细胞,使其他小病灶或转移病灶也消失。在实施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时,为了约束电场的消融效果,要求纳米刀之间相互平行(角度不能超过10度)。现有的不可逆电穿孔肿瘤消融手术均由人工操作,虽然可以依靠超声、CT和MRI等进行影像导航和监控,但人工操作的失误率偏高,无法快速和准确地达到纳米刀相互平行的要求,而且人工操作很可能会造成纳米刀探针位置出现偏差,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组织造成额外的损伤。CN209018929U公开了一种用于经皮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术中的探针固定装置,该装置只是用于对插入人体内部的电极探针进行固定,保持探针的平行,防止电极探针因患者呼吸、高压电流输出等原因而出现意外移动,但是插入电极探针还需由人工完成,人工操作电极探针刺入人体时的角度和刺入的深度可能与预先计算的结果有偏差,从而影响手术的效果,而且该装置最多只能同时固定九根探针,意味着可治疗的肿瘤体积是有限的。所以,将整个手术流程完全机械化,在手术过程中配合实时影像导航和监控技术,使纳米刀能够保持相互平行、以相同的插入深度插入到病灶位置,降低手术操作过程中的人为失误,而且在施术过程中纳米刀能够维持相互间的水平,不会因患者呼吸、高压电流输出等原因而出现意外偏动,使整台手术更高效、更精确,减少病灶残留率就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可逆电穿孔肿瘤消融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保证纳米刀的刺入深度相同,提高纳米刀之间的平行率,使手术更高效、更精确,降低手术操作的失误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87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