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临水路段的判别方法以及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58129.6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1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杜林佳;刘侠光;李晨;刘茜;张磊;施泓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融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4;G08G1/048;G08G1/052;G06V20/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47 | 代理人: | 张杰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路 判别 方法 以及 道路交通 安全隐患 排查 | ||
1.一种临水路段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tep1:自动测量t时刻i点在l=2m处光谱在波长1.0μm时的反射率α(ti),其中l表示路缘至路侧测量点的距离;
Step2:判断α(ti)是否等于0:
若α(ti)≠0,则令t=t+Δt,返回Step1,其中Δt为数据采集时间间隔;
若α(ti)=0,则进入Step3;
Step3:测量路侧测量点处水深H(ti);
Step4:判断H(ti)是否大于0.5m:
若H(ti)<0.5m,则令l=l+Δl,进入Step5;
若H(ti)>0.5m,则该点处于临水路段,进入Step6;
Step5:判断l是否小于5:
若l<5,则该点可能处于临水路段,返回Step3;
若l>5,则该点不处于临水路段;
Step6:按照时间顺序构建处于临水路段点位集合i∈{i起,…,i终},定义p(t起)与p(t终)分别为临水路段起点与终点。
2.一种临水路段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依托道路交通安全相关标准,构建临水路段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知识体系,对临水路段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涉及的基本信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安全设施、交通组织、路侧净区,实际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认定涉及众多法律、规范,实现全面细致对临水路段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
(2)基于车载高清摄像头、GPS测量仪、陀螺仪、车速传感器、海拔测量仪、激光测距仪、超声波水深测量仪智能化前端设备,通过在改装车辆上布设多个高清摄像头,从左前方、正前方、右前方不同方向进行多视角高频道路图像数据采集;利用GPS测量仪采集获取车辆行驶过程GPS信息;依靠陀螺仪测量滚转角、俯仰角、偏航角信息;使用车速传感器测量车速信息和海拔测量仪测量车辆行驶过程中海拔高度;使用超声波水深测量仪测量水的深度;
(3)依托车辆端设备自动化采集的视频、位置、时间相关标志标线数据,将道路标志标线信息数字化;根据图片的GPS信息,在地图上进行数据上图;
(4)通过图像AI识别公路里程碑、百米桩,将每一张图片建立电子桩号,通过电子桩号标定路段上下行方向,使用前端采集设备中主相机和右侧相机图像进行二次确认;
(5)对前端感知设备确定的路段范围内的水体深度的路段基础参数进行识别计算,利用临水路段感知判别算法与人工辅助手段识别出临水路段,临水路段判别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6)以步骤(1)构建的安全隐患排查知识体系为基础,对临水路段从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安全设施、交通组织和路侧净区不同方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7)形成临水路段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结论,包括临水路段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流程报告、临水路段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单、基于隐患排查的总体报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水路段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临水路段排查涉及的交通标线包括上下游的对向车行道分界线、同向车行道分界线、车行道边缘线、减速振动标线;所述交通标志包括上下游的堤坝路标志、限制速度标志、解除限制速度标志、禁止超车标志与解除禁止超车标志;所述安全设施包括示警柱、路侧护栏、轮廓标;所述交通组织为路段重型货运车辆混行情况和安全视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水路段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信息采集完成后分别存储于相应设备存储中心,利用时间标签完成不同数据特征匹配,构建标准化采集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水路段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水路段为路侧2-5米内有水深0.5m以上水体的干线公路或铁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融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融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81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