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动态疲劳试验机的防扭转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57811.3 | 申请日: | 2022-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5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旭;刘军;杜晓杰;何光华;刘亮;李焕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天津)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6 | 分类号: | G01N3/36;G01N3/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 地址: | 3004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动态 疲劳 试验 扭转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动态疲劳试验机的防扭转机构,包括作动器以及工作台,在工作台中间开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中心孔,在中心孔左右两侧的工作台上分别开有一个台阶孔,两个台阶孔的轴线关于中心孔的轴线对称设置,在每一个台阶孔内固定有一个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底壁与台阶孔内的台阶轴肩压紧配合以定位,在工作台的上方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一个防转板,作动器的活塞杆穿过中心孔与防转板固定相连,左右两个导向杆的上部分别与防转板固定相连且下部分别穿过一个直线轴承,每个导向杆能够沿直线轴承上下移动且活塞杆能够沿中心孔上下移动。采用本机构保证了作动器在悬浮状态下不再发生扭转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疲劳试验机,尤其涉及用于动态疲劳试验机的防扭转机构。
背景技术
动态疲劳试验机在做轴向动力学疲劳试验时,由于作动器活塞处于悬浮状态,活塞杆可以沿轴线转动,从而使得试件试验过程中会出现扭转趋势的扭矩。该扭转问题不仅影响作动器活塞杆的有效使用寿命,而且还会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
如图1所示的动态疲劳试验机用于使试样或构件承受周期或随机变化的应力或应变,以测定疲劳极限和疲劳寿命等指标的试验机,具体结构参见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材料试验机》第11章疲劳试验机。疲劳试验机上的作动器是实施振动主动控制的关键部件,是主动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如图2所示的作动器5的结构为活塞杆11,上端盖21,油缸套31及下端盖41。
作动器的作用是按照确定的控制规律对控制对象施加控制力,在进行动力学试验时,是动力学试验的出力装置。因此疲劳试验的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对作动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由于疲劳试验属于长周期试验,在做轴向力学疲劳试验时,作动器上部的活塞杆穿过工作台的中心孔,利用螺母将作动器紧固在工作台上,由于作动器活塞杆处于悬浮状态,活塞杆可以沿轴线转动,使得试件受到扭转趋势的扭矩,从而影响试验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难题,提供一种可以起到保证活塞杆不会沿轴线转动,避免试件受到扭转趋势的扭矩,保证了试验结果准确性的用于动态疲劳试验机的防扭转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动态疲劳试验机的防扭转机构,包括作动器以及工作台,在所述的工作台中间开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中心孔,在所述的中心孔左右两侧的工作台上分别开有一个台阶孔,两个台阶孔的轴线关于中心孔的轴线对称设置,在每一个台阶孔内固定有一个直线轴承,所述的直线轴承底壁与台阶孔内的台阶轴肩压紧配合以定位,在所述的工作台的上方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一个防转板,所述的作动器的活塞杆穿过中心孔与防转板固定相连,左右两个导向杆的上部分别与防转板固定相连且下部分别穿过一个直线轴承,每个所述的导向杆能够沿直线轴承上下移动且所述的活塞杆能够沿中心孔上下移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装置不仅能用于常温下的疲劳试验,也能用于高低温下的疲劳试验。
2.用于动态疲劳试验机的防扭转机构增加了防转杆和工作台上的两个台阶孔,利用防转板分别与作动器的活塞杆和导向杆相连接,导向杆通过直线轴承导向,保证作动器在悬浮状态下不再发生扭转问题。
3.该装置便于安装、结构简单。
4.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作动器悬浮状态下疲劳试验过程中的扭转问题,既提高了试验装置的适用可靠性和安全性,又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动态疲劳试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动态疲劳试验机上的作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动态疲劳试验机的防扭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结构中的防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天津)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天津)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7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