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穴位针灸定位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56161.0 | 申请日: | 2022-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7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武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9/02 | 分类号: | A61H39/02;A61L2/18 |
| 代理公司: | 武汉信合红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4 | 代理人: | 解波 |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穴位 针灸 定位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穴位针灸定位器,涉及到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底板顶部外壁焊接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壁滑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外壁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壁设置有移动机构。本发明中,通过在控制面板输入需要定位的穴位,移动机构驱动连接板沿着安装板顶部移动,使得扫描仪在连接板移动过程中对患者身体进行扫描,并通过红外定位仪等部件对相关穴位进行定位,在针灸过程中,通过红外定位仪等部件对针灸穴位进行辅助定位,使得医师能准确找到穴道位置,使得针灸更加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穴位针灸定位器。
背景技术
针灸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中医疗法,针灸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针灸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银针刺激人体的某些穴位来达到治病的目的,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古代,针灸是当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针灸时需要医务人员手动控制和操作,将针体刺入穴位后,手指捻转针柄,使针体震动刺激穴位。
由于中医针灸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来逐渐熟练运用,而在实际使用中,一些较为年轻的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经验稍显不足,在用手直接操作的过程中会由于手抖,光线干扰等各种原因导致针灸穴位认错,或者针灸时出现偏差,从而造成穴位针灸定位不准,此时需要将针灸拔出重新进行扎针,造成患者产生不适,且在不断扎针的过程中,由于医生手部直接与针灸接触,针灸表面容易沾染细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穴位针灸定位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经验不足的医生用手直接操作的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针灸穴位认错,从而造成穴位针灸定位不准,此时需要将针灸拔出重新进行扎针,造成患者产生不适,且在不断扎针的过程中,针灸表面容易沾染细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穴位针灸定位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外壁焊接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壁滑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外壁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壁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开设于安装板内部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长度小于安装板长度,所述移动槽内壁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移动槽相适配,所述安装板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连接,所述螺纹杆外壁通过螺纹转动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顶部外壁焊接有连接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外壁开有与安装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与移动槽相适配,所述连接板底部外壁安装有扫描仪,所述扫描仪通过导线连接有图像处理芯片,所述扫描仪与连接板相适配,所述连接板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连接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导线与扫描仪连接,所述连接板一侧外壁焊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连接板相适配,所述控制板与扫描仪相适配,所述控制板内壁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开设于控制板内壁的控制槽,所述控制槽两侧内壁均设置有齿条,所述控制槽内壁转动安装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与齿条相啮合,所述齿轮盘、齿条均与控制槽相适配,所述控制板底部外壁安装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内壁滑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伸缩槽相适配,所述伸缩槽顶部内壁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与伸缩槽相适配,所述伸缩弹簧末端与伸缩杆顶部连接,所述伸缩杆末端焊接有消毒板,所述消毒板底部外壁通过魔术贴粘接有消毒棉垫,所述消毒棉垫与消毒板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底部外壁设置有活塞垫,所述活塞垫与升降槽相适配,所述升降槽一侧外壁设置有通入升降槽内部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壁安装有抽气泵,所述进气管靠近升降槽一侧外壁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升降槽远离进气管一侧外壁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外壁安装有电控阀。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外壁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分别通过导线与抽气泵、电控阀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板顶部外壁中间位置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壁滑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外壁转动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末端与齿轮盘顶部外壁焊接,所述固定板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61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