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赤泥制备FeOOH改性煤矸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54892.1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7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董祥;张华丽;潘波;岑启宏;张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7/02 | 分类号: | C09K17/02;C05G3/80;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隆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20 | 代理人: | 龙燕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制备 feooh 改性 煤矸石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赤泥制备FeOOH改性煤矸石的方法,属于赤泥和煤矸石回收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将赤泥粉末与硝酸混合加热,待冷却至室温时,固液分离,将得到的微黄色液体与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充分接触,然后调节pH为11~13,固液分离,干燥得到赤泥铁;将赤泥铁溶于稀硝酸,在聚四氟乙烯内胆容器中搅拌,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放入煤矸石粉末中,搅拌混匀,然后缓慢加入H2O2,搅拌,沉淀物过滤,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得到CG‑FeOOH。本发明以赤泥为原料制备羟基氧化铁,改性煤矸石后,可以更有效的修复污染问题,使固体废物赤泥和煤矸石均实现资源化利用,不会产生废气,也不会造成污染,对土壤中的污染物有良好的修复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赤泥制备FeOOH改性煤矸石的方法,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赤泥为铝土矿残渣,是通过拜尔法对富含氧化铝的铝土矿进行精炼后产生的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因其含碱性化学物质、铁、铝等杂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特别是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严重污染。从铝土矿中提取 1.0 吨氧化铝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赤泥约0.8-1.5 吨,传统上,大部分赤泥都被氧化铝厂输运到堆场,堆存方式采用筑坝湿法,通过自然沉降分离,并回收利用部分碱液,赤泥中有害化学物质渗入土壤易致使土地碱化、地下水污染,人们长期摄取这些有害成分,身体健康必然会受到影响;目前认为将赤泥中有价金属转化为功能性材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煤矸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是一种在成煤过程中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较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煤矸石弃置不用,占用大片土地,煤矸石中的硫化物逸出或浸出会污染大气、农田和水体。为了消除污染,自60年代起,很多国家开始重视煤矸石的处理和利用。煤矸石的大量堆放,不仅压占土地,影响生态环境,矸石淋溶水将污染周围土壤和地下水,而且煤矸石中含有一定的可燃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发生自燃,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烟尘等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影响矿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保护环境是中国的基本国策,随着国家环保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解决煤矸石污染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充分利用煤矸石,变废为宝,解决污染的有效途径。
在已有的研究中鲜有利用赤泥制备FeOOH,故本发明利用赤泥中含有的Fe2O3来制备FeOOH,达到赤泥的物尽其用,将制备出来的FeOOH改性煤矸石,使固体废物赤泥和煤矸石都能资源化利用,更好的改善土壤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使赤泥与煤矸石都能有效发挥其作用,提高煤矸石的性能,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赤泥制备FeOOH改性煤矸石的方法,制备出具有土壤改良性能的材料。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赤泥制备FeOOH改性煤矸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赤泥铁的制备:将取回来的废弃赤泥进行干燥和研磨处理得到赤泥粉末,按赤泥粉末与硝酸固液比为6-10g:60~90ml的比例将得到的赤泥粉末与硝酸混合加热,待冷却至室温时,固液分离,将得到的微黄色液体与氢氧化钠溶液按1:2的比例进行充分接触,调节pH为 11~13,固液分离,得到红棕色的固体沉淀干燥、密封保存,即得到赤泥铁。
(2)FeOOH结合煤矸石:按40g/L-90g/L将步骤(1)得到的赤泥铁溶于稀硝酸,在聚四氟乙烯内胆容器中搅拌,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放入煤矸石粉末中,搅拌混匀,然后缓慢加入H2O2 ,搅拌,沉淀物过滤,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得到CG-FeOOH。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1)所述的赤泥干燥研磨后的赤泥粉末过100目筛。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1)中放于油浴锅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80~100℃,时间为2.0 ~3.0h。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微黄色液体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比为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4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