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层挤压筒装配的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52957.9 | 申请日: | 2022-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8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 发明(设计)人: | 黄胜;张君;杨建;丁建文;王军;郭晓锋;张宗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B21/10;G01B21/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瀚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9 | 代理人: | 章冬霞 |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层 挤压 装配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层挤压筒装配检测方法;步骤一:确定各层筒间的过盈量;步骤二:进行装配过程:得内筒(1)的内表面为u0;步骤三:装配前测量内筒(1)的内径记为ro0;步骤四:装配完成后测量内筒(1)的内径记为rp0;步骤五:计算装配后内筒(1)的内表面压缩量up0=rp0‑ro0;步骤六:将计算的内筒(1)的内表面的u0与实际测量的内筒(1)的内表面压缩量up0进行比对,两者差值≤3%即为合格,反之不合格。本发明所涉及的方法既能起到传统的检测方法几何检测的功能,同时还能对装配件完成物理缺陷的检测,确保三层挤压筒的预应力状态及变形量达到设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层挤压筒装配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挤压筒是挤压设备的核心部件,挤压筒是所有挤压工具中最为昂贵的。挤压筒工作时需要承受高温、高压、交变负荷、高摩擦的作用,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因此挤压筒一般采用由三层筒通过过盈装配组成整体的预应力筒结构,这三层筒从内到外分别称为内筒、中筒、外筒。这种结构的好处是:(1)提高其承载能力,同时使筒壁中的应力分布均匀即降低筒内壁的应力峰值;(2)筒磨损后只需更换内套,不必更换整个挤压筒,可节约材料。
现有的三层挤压筒装配检测方法:一般是分别对内筒、中筒和外筒的外形几何尺寸进行检测,确保各层筒装配的过盈量达到图纸设计要求,然后按照装配图纸要求,按三层筒过盈装配的工艺规程进行装配,完成后即视为合格。该方法还存在以下不足:仅适用于小型三层挤压筒,因小型挤压机挤压筒的内筒、中筒和外筒的外形几何尺寸较小,不存在锻透性不够的问题,且各层筒沿直径方向相对比较均匀。
随着大型和重型挤压机的不断出现,挤压筒的尺寸也越来越大,各层筒的厚度也越来越厚。按照传统的检测方法,即便是内筒、中筒和外筒的外形几何尺寸检测合格,也难以保证最终的装配的三层挤压筒是合格的。因为大型压机挤压筒的内筒、中筒和外筒单个零部件较大,厚度较厚,在锻造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材质不均匀的,锻透性不够等细微的锻造缺陷。这些缺陷虽然不会影响材料取样测试的力学性能,但是在进行预应力装配后,会导致装配后预应力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挤压筒刚度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三层挤压筒装配检测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层挤压筒装配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各层筒间的过盈量:内筒1与中筒2间的过盈量为δ1和中筒2和外筒3间的过盈量为δ2;在进行装配之前δ1可以通过测量挤压筒内筒1的外径尺寸和挤压筒中筒2的内径尺寸,两者相减后获得。δ2可以通过测量挤压筒中筒2的外径尺寸和挤压筒外筒3的内径尺寸,两者相减后获得;
步骤二:进行装配过程:装配体应力计算和装配后内筒1内表面的收缩量计算,得内筒1的内表面为u0;
步骤三:装配前测量内筒1的内径记为ro0;
步骤四:装配完成后测量内筒1的内径记为rp0;
步骤五:计算装配后内筒1的内表面压缩量up0=rp0-ro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29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脑电信号采集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静音轮胎气囊压合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