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52618.0 | 申请日: | 2022-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0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 发明(设计)人: | 魏汉林;温先平;范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沧城建绿色产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园林景观 雨水 回收 处理 工艺 | ||
1.一种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雨水收集:收集园林地表的雨水,利用雨水回收处理系统进行雨水过滤;雨水回收系统包括设置于地下的集水室(1),集水室(1)的上端设有竖向设置的进水井(15),进水井(15)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集水室(1)内设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将集水室(1)分隔为上下设置的初期雨水腔(11)和后期雨水腔(12),初期雨水腔(11)和后期雨水腔(12)的入口均位于进水井(15)的正下方,隔板(14)设有导流装置,导流装置用于启闭初期雨水腔(11)和后期雨水腔(12)的入口;所述初期雨水腔(11)内设有闸门(41),所述闸门(41)将初期雨水腔(11)分隔为上下设置的絮凝区(111)和蓄水区(112);
S2、初期雨水回收处理:导流装置开启初期雨水腔(11)的入口,关闭后期雨水腔(12)的入口,初期雨水通过进水井(15)流入初期雨水腔(11)中的絮凝区(111)内,同时进行絮凝处理;
S3、初期雨水和后期雨水的回收:待初期雨水均流入絮凝区(111)内后,导流装置关闭初期雨水腔(11)的入口,开启后期雨水腔(12)的入口,使得后期雨水进入后期雨水腔(12)中,以进行暂存,以备园林生态景观的使用;絮凝完毕后,闸门(41)开启,絮凝处理完的初期雨水则进入蓄水区(112)内,以进行暂存,以备园林生态景观的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操作室(10)、环状的过滤网带(21)、位于第一操作室(10)内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操作室(10)位于地面且位于所述进水井(15)的一侧,进水井(15)的井壁中设有从动辊(22),所述第一操作室(10)内设有主动辊(23),第一驱动组件带动主动辊(23)转动,所述过滤网带(21)的两端分别绕过所述主动辊(23)和从动辊(22),所述过滤网带(21)的部分结构水平设置于进水井(15)内;
所述过滤网带(21)上的网眼直径从外侧到过滤网带(21)的中部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室(10)内设有第一导向辊(24)和第一清洗池(26),所述第一导向辊(24)与所述从动辊(22)位于同一高度,所述主动辊(23)低于第一导向辊(24),所述过滤网带(21)绕过第一导向辊(24);所述过滤网带(21)的绕过主动辊(23)的部位位于第一清洗池(26)内;所述第一清洗池(26)内设有两个毛刷(25),两个所述毛刷(25)分别抵接于所述过滤网带(21)的外表面和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板(31)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导流板(31)位于进水井(15)的正下方,导流板(31)的下侧作为铰接侧与所述侧板的上部铰接连接,导流板(31)的上侧为自由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导流板(31)翻转以使导流板(31)的自由侧分别倾斜抵接于进水井(15)的相对两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4)包括固定于所述集水室(1)内的上拱板(141)和支撑板(142),所述上拱板(141)的下侧与所述支撑板(142)连接,所述上拱板(141)和支撑板(142)共同将所述集水室(1)分隔为所述初期雨水腔(11)和所述后期雨水腔(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园林景观的雨水回收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41)的上侧作为铰接侧与所述集水室(1)的内顶壁连接,所述闸门(41)的下侧作为自由侧,闸门(41)的自由侧用于向下抵接于所述上拱板(141)的上表面的中部;所述集水室(1)设有第三驱动组件(42),所述第三驱动组件(42)用于带动所述闸门(41)翻转;所述闸门(41)的自由侧与所述上拱板(141)的上侧之间设有絮凝物过滤膜(43);当所述闸门(41)闭合时,所述絮凝物过滤膜(43)贴合于所述上拱板(141)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沧城建绿色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沧城建绿色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26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