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氧底吹与侧吹相结合的复合炉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50619.1 | 申请日: | 202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9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迎军;冯瑞康;郭学彦;杜新路;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C21C5/4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余炎锋 |
地址: | 459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富氧底吹 相结合 复合 | ||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一种富氧底吹与侧吹相结合的复合炉,包括炉体、底部氧枪插孔、侧部氧枪插孔、底吹氧枪和侧吹氧枪,炉体内砌筑有炉腔,炉腔包括呈台阶状分布的物料融化区和金属沉淀区,金属沉淀区的底面处设置有下凹的沉淀槽;至少一底部氧枪插孔开设在与物料融化区对应的炉体上;至少一侧部氧枪插孔开设在与金属沉淀区对应的炉体上;底吹氧枪对应装配在底部氧枪插孔中;侧吹氧枪对应装配在侧部氧枪插孔中;侧部氧枪插孔的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底部氧枪插孔的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本申请能够根据不同的区域的熔融体的成分,对氧枪的布置位置和形式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熔炼效果,减少渣内金属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氧底吹与侧吹相结合的复合炉。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熔池熔炼技术由于原料无需深度干燥,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铅及其回收金属领域,富氧底吹熔炼、侧吹熔炼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由于传统富氧底吹、侧吹炉型的结构设计缺陷,这些炉型表现出了各自的优缺点。例如侧吹炉,具有炉原料适用性强、冶炼强度高、渣含有价金属指标优异等诸多优势显著,同时也有在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的中间渣料、灰料和工业废物无法有效处理的技术问题,极大的影响了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产能发展,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炉型就显得非常的必要。
现有技术中存在较多不同类型的氧枪布置形式,氧枪的布置方位各有不同,但是其更多的基于如何进行热补偿、如何提高热利用率、以及如何提高冶炼效率,无法针对渣内金属含量大的问题进行解决,导致金属的回收率低,熔炼效果并不理想。
在进行冶炼过程中,渣型不同,也会导致冶炼效果和复合炉的要求不同,现有的复合炉结构,在进行碱渣型和铁硅钙渣型的冶炼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针对性的进行结构炉体的结构设计、或者对氧枪的布置形式进行特殊的结构布置,导致现有的复合炉结构通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富氧底吹与侧吹相结合的复合炉,其能够根据不同的区域的熔融体的成分,对氧枪的布置位置和形式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熔炼效果,减少渣内金属的含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富氧底吹与侧吹相结合的复合炉,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内砌筑有炉腔,所述炉腔包括呈台阶状分布的物料融化区和金属沉淀区,所述金属沉淀区的底面处设置有下凹的沉淀槽;
底部氧枪插孔,至少一所述底部氧枪插孔开设在与所述物料融化区对应的炉体上;
侧部氧枪插孔,至少一所述侧部氧枪插孔开设在与所述金属沉淀区对应的炉体上;
底吹氧枪,其对应装配在所述底部氧枪插孔中;以及
侧吹氧枪,其对应装配在所述侧部氧枪插孔中;
所述侧部氧枪插孔的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底部氧枪插孔的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根据本发明富氧底吹与侧吹相结合的复合炉,优选地,所述底部氧枪插孔的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15°。
根据本发明富氧底吹与侧吹相结合的复合炉,优选地,所述底部氧枪插孔的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所述底部氧枪插孔为至少两个,多个所述底部氧枪插孔呈单排排列。
根据本发明富氧底吹与侧吹相结合的复合炉,优选地,所述侧部氧枪插孔的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75°。
根据本发明富氧底吹与侧吹相结合的复合炉,优选地,所述侧部氧枪插孔为至少两个,多个所述侧部氧枪插孔分布在所述炉体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富氧底吹与侧吹相结合的复合炉,优选地,所述炉体呈圆柱形,与所述物料融化区对应的炉腔截面呈圆形,与所述金属沉淀区对应的炉腔截面包括位于上部的圆形截面和位于下部的U型截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06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电机防对拖装置、电动车辆
- 下一篇:一种提升MIMO功能的漏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