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站雷电数据筛选与主动自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48849.4 | 申请日: | 202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5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都;冯玉斌;崔志美;于荣华;唐捷;徐文平;卢胜标;张玉波;张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9035 | 分类号: | G06F16/9035;G06F17/11;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裴康明 |
地址: | 530023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电 数据 筛选 主动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多站雷电数据筛选与主动自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一次雷电点定位计算过程中,获取原始数据;
随机选取原始数据进行综合定位计算得到临时定位结果;
循环检查原始数据内各数据的数据质量,即通过原始数据筛选原则剔除可能造成定位误差较大的原始数据;
从剔除数据后的数据中随机选择数据重新计算雷电位置,并再次检查数据质量,直到无法再剔除任何原始数据为止,得到精选原始数据;
在精选原始数据中,通过任意三站组合的形式计算雷电位置,检查三站组合构成的三角形是否存在钝角,并判断所述雷电位置是否在三角形覆盖区域之外,若是,则说明所述三站组合不是高精度组合,反之为高精度组合;
从所有三站组合形式的计算结果中选取高精度组合的计算结果,通过最小二乘法选取最优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站雷电数据筛选与主动自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任意三站组合形式计算雷电位置包括:利用雷电波的到达时刻,在多个探测站间形成时间差,将所述时间差乘以光速得到对应的距离差,用距离差在椭球面上建立起双曲线方程,通过四个探测站的距离差建立三个独立的椭球面双曲线方程,对三条椭球面双曲线方程进行求解得三条双曲的唯一交点的大地坐标,所述唯一交点的大地坐标为雷击点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站雷电数据筛选与主动自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数据筛选原则包括:
优先挑选标记为2级识别的原始数据;
计算定位结果到每个探测站的到达时间,剔除到定位结果距离50km或者300km的原始数据;
计算定位结果相对于每个探测站的方位角,剔除与实际到达时间偏差大于设定阈值的原始数据;
剔除与实际探测方位角偏差大于设定阈值的原始数据;
计算以三站组合方式的探测站组合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定位结果之间的几何拓扑关系,若构成三角形为钝角或锐角三角形且定位点在三角形外部,则放弃该原始数据组合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站雷电数据筛选与主动自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椭球面的参数包括:全球坐标系统WGS84 的必要参数及光速值;站平均曲率半径;网站点间椭球面距离及大地方位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站雷电数据筛选与主动自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随机选取原始数据进行综合定位计算得到临时定位结果包括:
通过原始数据中的时间数据计算雷击点的方位解、距离、雷击时间及坐标的近似值;
根据平差计算法,结合雷击点的方位解、距离、雷击时间及坐标的近似值,求雷击点最佳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站雷电数据筛选与主动自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平差计算法,结合雷击点的方位解、距离、雷击时间及坐标的近似值,求雷击点最佳位置,包括:
确定误差方程,所述误差方程包括距离误差方程和方向误差方程;
确认所述距离误差方程中的距离差观测值,确认所述方向误差方程中的方向观测值;
在观测到的方向值中,根据剔除误差较大的方向值的原则剔除方向值;
根据剔除误差后的方向值个数和观测时间确定误差方程的个数;
根据确定的误差方程的个数和方向误差方程建立组成法方程式,并解算法方程式,求雷击点坐标及雷击时间,从而得到雷击点最佳位置,即临时定位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站雷电数据筛选与主动自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剔除误差较大的方向值的原则包括:保留的方向值及方向值赋权对平差结果的影响应和时间观测值的误差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488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