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包内且集成温度传感器的软管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41075.2 | 申请日: | 202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2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苏衍山;郎林;邓辉龙;柳士江;张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舟之航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18 | 分类号: | F16L33/18;F16L33/24;F16L33/02;F17D3/01;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7;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甬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0 | 代理人: | 何健敏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新能源 电池 集成 温度传感器 软管 总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包内且集成温度传感器的软管总成,其包括固定集成在液冷板上的第一连接头以及螺接在电池包下箱体端面板上的第二连接头,所述软管和第二连接头之间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固定连接有自然状态为软态且易插接的软管,所述第二连接头上可拆卸固定有用于监控电池包进出口液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连接头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内部液体流出的密封圈。本发明能够减小进出液口与液冷板之前的管路连接距离,那么可以减少投入的材料成本,更重要的是给模组、电气件、热管理件和结构件留有更多的布置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路总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包内且集成温度传感器的软管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飞速发展,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有不同的续航,常见的有300km、400km、500km,也有的主机厂研发的电动汽车已经达到了600km、700km,甚至更长的续航里程。一个车辆的续航最主要还是看电池的容量,容量大了,续航自然而然的就长。那么随着容量不断增大,常温及高温工况电池充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就会越大,散热就显得越差。同样的在低温时,电池的特性,需要先进行加热或者边充电边加热,提高电池内的化学反应效率,进而增大电池的充电效率,使得客户有良好的用车体验。
所以,无论是高温、低温还是常温,一个良好的热管理设计系统就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着电池的寿命,最终将会影响车辆的行驶生命周期。由此加入液冷液热系统时就会占用电池包内的布置空间,模组、电气件、热管理件、结构件都会受到空间不足产生布置影响。
液冷液热装置,行业内最常见的结构是进出液口零部件、快插式连接管和液冷板,因快插式连接管必须是连接在进出液口零部件和冷板之间,且该管路都是硬性材质,可多向弯曲性较差,无临时可变性,导致电池包可设计空间小。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包内且集成温度传感器的软管总成,以实现电池包有更好的设计空间。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包内且集成温度传感器的软管总成:
其包括固定集成在液冷板上的第一连接头以及螺接在电池包下箱体端面板上的第二连接头,所述软管和第二连接头之间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固定连接有自然状态为软态且易插接的软管,所述第二连接头上可拆卸固定有用于监控电池包进出口液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连接头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内部液体流出的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头包括插接于软管内的第二连接头右平直段,且第二连接头右平直段的一端一体连通有安装段,所述安装段的另一端一体连通有螺纹段,且螺纹段的另一端一体连通有第二连接头左平直段,所述安装段的端部固定有挡环,所述螺纹段与电池包下箱体端面板螺纹连接,且螺纹段上螺纹套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和所述挡环分别位于电池包下箱体端面板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头包括端部插接于固定件内的第一连接头平直段,且第一连接头位于软管内的一端一体设置有第一连接头张紧段。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头右平直段和第二连接头左平直段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一体设置有第二连接头张紧段,第二连接头张紧段和第一连接头张紧段均呈圆锥形,且第二连接头张紧段和第一连接头张紧段的外径大于软管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一体设置的环形卡带和卡舌,卡舌上固定有卡块,所述环形卡带上设置有插槽,所述卡舌环绕软管后穿过插槽并使得卡块卡接在环形卡带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上带有用于与安装段螺钉固定连接的连接块,且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端伸入安装段内。
优选的,所述挡环上设置有与卡槽,且密封圈嵌装于卡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舟之航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舟之航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410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