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的连通式汽车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及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36836.5 | 申请日: | 2022-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38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 发明(设计)人: | 隆军池;杜先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26 | 分类号: | B60H1/26;B60H1/24;B60R13/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赖晋儒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通式 汽车 后侧围 通风口 总成 车辆 | ||
本发明属于汽车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的连通式汽车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及车辆,包括通风口组件和侧围钣金,通风口组件的一侧与侧围钣金固定连接,通风口组件远离侧围钣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车内侧围饰板,车内侧围饰板的顶部具有上风口,通风口组件上开设有下风口。其目的在于:用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车辆在涉水时,存在侧围通风口总成不防水、叶片脱落、以及击打噪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的连通式汽车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后侧围通风口总成一般采用普通被动式通风口总成,如图4所示,整车车门关闭时,气流通过泄压阀泄压口吹动软胶叶片(如1所示),车内气流通过泄压阀泄压口排出,保证车内、外压强一致,确保车内乘客舒适性,平时泄压阀软胶叶片自然下垂,起到阻隔车内外的作用。然而此种结构会导致整车在经过涉水路况时,水流大量且迅速灌入车内,使得乘员舱进水,对乘员造成人身伤害。
同时软胶叶片因为布置的不牢靠,存在叶片脱落的问题;另外,在车门关闭过程中,气流冲击软胶叶片,在软胶叶片下落过程中击打侧围通风口,引起噪音的问题,影响乘坐舒适性。
所以,在车辆涉水时,如何满足乘员舱排气泄压的需求同时改善后侧围通风口总成的使用品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的连通式汽车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及车辆,用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车辆在涉水时,存在侧围通风口总成不防水、叶片脱落、以及击打噪音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防水的连通式汽车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包括通风口组件和侧围钣金,所述通风口组件的一侧与侧围钣金固定连接,所述通风口组件远离侧围钣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车内侧围饰板,所述车内侧围饰板的顶部具有上风口,所述通风口组件上开设有下风口。
进一步,所述通风口组件包括通风口本体和隔离挡板,所述通风口本体的一侧与车内侧围饰板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挡板与侧围钣金固定连接,所述侧围钣金的顶部设置为上风口的上边缘,所述下风口开设在隔离挡板上。这样设置,通过上风口与下风口相互配合,用于车内车外空气的流通,使得车内、车外压强一致,确保车内乘客舒适性。
进一步,所述侧围通风口与侧围钣金之间卡紧有密封条。这样设置,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车外的水流从隔离挡板与侧围钣金的连接缝隙处进入车内,达到防水、隔绝外部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上风口设置为网状透气孔。这样设置,起到防止车外异物进入车内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下风口设置为若干网状孔。这样设置,起到防止车外异物进入车内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通风口本体的下边缘距离地面高0.4m-0.6m,所述通风口本体的上边缘距离通风口本体的下边缘高0.6m-0.8m。这样设置,通过高度差,使得水流无法进入车内,到达了密封、防水的效果。
一种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水的连通式汽车后侧围通风口总成。这样设置,解决了车辆在涉水时,侧围通风口总成不防水、叶片脱落、以及击打噪音的问题,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通风口本体、密封条、隔离挡板、上风口、下风口、侧围钣金和车内侧围饰板相互配合,解决了车辆在涉水时,侧围通风口总成不防水、叶片脱落、以及击打噪音的问题,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2、通过上风口和下风口的高度差,以及密封条的相互配合,使得水流无法进入车内,到达了密封、防水的效果;
3、通过上风口处的网状透气孔和下风口处的若干网状孔,起到防止车外异物进入车内的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68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器件、电子设备和化合物
- 下一篇:可降解单宁酸的泛菌B-3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