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茶油面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35879.1 | 申请日: | 2022-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4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程建华;牛继亮;崔伟康;关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8/98 | 分类号: | A61K8/98;A61K8/9789;A61K8/19;A61K8/34;A61K8/37;A61K8/49;A61K8/55;A61K8/64;A61K8/67;A61K8/73;A61K8/81;A61K8/86;A61K8/891;A61K8/9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桂婷 |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茶 面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山茶油面霜,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面霜中包括组分A、组分B、组分C、组分D、组分E、组分F和组分G;
所述组分A中包括水、黄原胶、羟苯甲酯、透明质酸钠、尿囊素、甘油和丙二醇;
所述组分B中包括氢氧化钠和水;
所述组分C中包括醇磷酸酯、甘油硬脂酸酯、鲸蜡硬脂醇、羟苯丙酯和聚二甲基硅氧烷;
所述组分D中包括山茶籽油、牛油果树果脂和生育酚乙酸酯;
所述组分E中包括聚丙烯酸钠、矿油和月桂醇聚醚;
所述组分F中包括乙基己基甘油,苯氧乙醇、香精、水解鳕科鱼皮蛋白、羧甲基脱乙酰壳多糖、水解珍珠,苦参提取物、母菊花提取物、迷迭香叶提取物、野葛根提取物和肉桂树皮提取物;
所述组分G中包括CI15985和水;
所述面霜中组分A质量占比50-80%,组分B质量占比0.2-0.8%,组分C质量占比5-10%,组分D质量占比7-12%,组分E质量占比0.8-1.3%,组分F质量占比3-7%,组分G质量占比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面霜,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方中组分A质量占比75-80%,组分B质量占比0.3-0.5%,组分C质量占比6-9%,组分D质量占比8-10%,组分E质量占比0.9-1.1%,组分F质量占比3.5-5%,组分G质量占比0.0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面霜,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分A中,各组分在面霜中的质量占比具体如下:水60~75%,黄原胶0.01~0.2%,羟苯甲酯0.05~0.5%,透明质酸钠0.005~0.08%,尿囊素0.03~0.4%,甘油2~10%,丙二醇1~6%;
优选地,所述组分A中,各组分在面霜中的质量占比具体如下:水67~73%,黄原胶0.03~0.07%,羟苯甲酯0.10~0.3%,透明质酸钠0.01~0.05%,尿囊素0.05~0.2%,甘油3~5%,丙二醇1~5%;
更优选地,在所述组分A中,各组分在面霜中的质量占比具体如下:水68.838%,黄原胶0.05%,羟苯甲酯0.15%,透明质酸钠0.03%,尿囊素0.1%,甘油5%,丙二醇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面霜,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份B中,各组分在面霜中的质量占比具体如下:氢氧化钠0.01~0.2%和水0.2~0.6%;
所述组份G中,各组分在面霜中的质量占比具体如下:CI15985 0.1~0.5和水0.0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面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组份C中,各组分在面霜中的质量占比具体如下:醇磷酸酯0.5~3%、甘油硬脂酸酯0.01~1%、鲸蜡硬脂醇3~6%、羟苯丙酯0.01~1%和聚二甲基硅氧烷1~3%;
优选地,在所述组份C中,各组分在面霜中的质量占比具体如下:醇磷酸酯1~2%、甘油硬脂酸酯0.2~0.6%、鲸蜡硬脂醇3.5~4.5%、羟苯丙酯0.03~0.06%和聚二甲基硅氧烷1.5~2.5%;
更优选地,在所述组份C中,各组分在面霜中的质量占比具体如下:C20-C22醇磷酸酯1.3%、甘油硬脂酸酯0.5%、鲸蜡硬脂醇4%、羟苯丙酯0.05%和聚二甲基硅氧烷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面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组份D中,各组分在面霜中的质量占比具体如下:山茶籽油6~10%、牛油果树果脂0.5~2%和生育酚乙酸酯0.1~1%;
优选地,在所述组份D中,各组分在面霜中的质量占比具体如下:山茶籽油7~9%、牛油果树果脂0.8~1.5%和生育酚乙酸酯0.2~0.5%;
更优选地,在所述组份D中,各组分在面霜中的质量占比具体如下:山茶籽油8%、牛油果树果脂1%和生育酚乙酸酯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58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