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相色谱仪及使用液相色谱仪的分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35419.9 | 申请日: | 2022-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8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藤户由佳;洛根·米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康艳青;王琳 |
| 地址: | 日本京都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色谱仪 使用 分析 方法 | ||
液相色谱仪的控制部构成为:使高压阀成为加载状态,从针的前端吸入试样并将试样保持在取样流路内之后,将所述取样流路与注入端口连接并使所述高压阀成为注射状态,从液体供给部供给流动相,从而将保持在所述取样流路内的试样注入分析流路;以及在所述试样注入结束后,使所述高压阀成为所述加载状态,从所述液体供给部供给所述流动相,从而利用分离管柱对注入至所述分析流路的试样进行分离,且在至少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执行:在所述分析结束后,将所述取样流路与所述注入端口连接并使所述高压阀成为所述注射状态,从所述液体供给部供给所述流动相和/或清洗液,从而对从所述取样流路至所述分析流路的液体流通路径内部进行清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相色谱仪及使用液相色谱仪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相色谱仪中设置有:在前端设置有取样用的针的取样流路、输送流动相的流动相供给部、设置有分离管柱的分析流路、及用于切换是否使取样流路介存于流动相供给部与分析流路之间的高压阀等(参照专利文献1)。作为分析对象的试样从针的前端吸入并保持在取样流路之后,通过使取样流路介存于流动相供给部与分析流路之间而与从流动相供给部供给的流动相一起被导入分析流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9/211930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液相色谱仪中利用相同的分析流路对多个试样进行分析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重要的是在开始下一个试样的分析时减小前一个试样残留在系统内的所谓的遗留(carry over)。虽然遗留也取决于试样的种类等,但平均而言,可知约20%来自取样流路(特别是针),剩余的约80%来自分析流路。因此,采取如下对策:在试样被导入分析流路之后,将取样流路与分析流路断开,利用清洗液等对取样流路内部进行清洗,并且在试样的分析结束后的分析流路内使流动相等液体充分流动。
但是,可知在导入分析流路的试样的浓度为一定水平以上的情况下,即使如所述那样将取样流路与分析流路分开而充分地进行各自的清洗,也能够发生对下一个试样的分析结果造成影响的遗留。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发生对下一个试样的分析造成影响那样的遗留的液相色谱仪。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者等人通过实验的结果而获得如下见解:在试样残留于对是否将取样流路与分析流路连接进行切换的高压阀内,特别是试样的浓度为一定水平以上的情况下,残留于高压阀内的试样成为遗留而对下一个试样的分析结果造成影响。本发明是基于此种见解而完成,其主题在于除去在试样的分析结束后残留在高压阀内的试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54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