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非煤矿山开发的高强度破碎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34841.2 | 申请日: | 2022-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5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蕾;张富乐;孙志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3/08;B02C1/14;B02C4/08;B02C2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控智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 代理人: | 林淡如 |
| 地址: | 51079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煤矿 开发 强度 破碎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非煤矿山开发的高强度破碎装置,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还包括对非煤矿山开发获得的矿山碎石进行接收并且对所述矿山碎石进行初步粉碎处理的初步粉碎模块、对所述初步粉粹系统粉碎获得的小于第一粒径规格的第一碎石以及不小于第一粒径规格的第一粗石进行分筛处理的分筛机构、和将所述分筛机构分筛获得的第一粗石进一步粉碎处理的再粉碎模块。本发明通过对矿山碎石进行自动破碎和分筛转移的配合处理下,有效提高对矿山碎石的破碎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石破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非煤矿山开发的高强度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非煤矿山是指开采金属矿石、放射性矿石以及作为石油化工原料、建筑材料、辅助原料、耐火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煤炭除外)的矿山和尾矿库。非煤矿山虽无瓦斯爆炸的危险,但在其他方面与煤矿无根本区别。
本实验团队长期针对非煤矿山的采矿相关技术进行大量相关记录资料的浏览和研究,同时依托相关资源,并进行大量相关实验,经过大量检索发现存在的现有技术如现有技术公开的US08789782B1、US07303159B2、KR101181704B1和CN112705300B,如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矿山开采用破碎设备,所述矿山开采用破碎设备包括:壳体,内部形成破碎空间,且一端侧壁开设有排料口;进料斗,连通在壳体的顶部,用于盛放待破碎的矿石;筛板,固定且倾斜的安装在壳体的内部,用于对破碎的矿石进行筛分和支撑破碎矿石;传动杆,转动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且与筛板方向一致;破碎锤,至少设置一个,且通过支撑杆可升降的穿过筛板上,用于对筛板上的矿石进行破碎;S型顶杆,连接在传动杆上,用于顶起破碎锤升高;驱动件,与传动杆连接,用于驱动传动杆转动;其中,筛板的流动末端伸出排料口,将排料口分割成上下两个排出口。
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仅能通过增加设备实现梯度工艺延长工艺流程,甚至需要不断在厂内倒运多次破碎,造成成本资源的浪费;对矿石的破碎效率低等等问题,作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本邻域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非煤矿山开发的高强度破碎装置。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非煤矿山开发的高强度破碎装置,包括对非煤矿山开发获得的矿山碎石进行接收并且对所述矿山碎石进行初步粉碎处理的初步粉碎模块、对所述初步粉粹系统粉碎获得的小于第一粒径规格的第一碎石以及不小于第一粒径规格的第一粗石进行分筛处理的分筛机构、和将所述分筛机构分筛获得的第一粗石进一步粉碎处理的再粉碎模块;
所述初步粉碎模块包括用于接收所述矿山碎石的接收箱、设置于所述接收箱的顶部的接收口、两个对称且竖直设置于所述接收箱内的挤压板、分别敷设于所述挤压板的相对设置的一侧板面上以能够互相啮合的挤压齿、分别驱动所述挤压板相对靠近以对位于挤压板之间的石料进行挤压破碎的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接收箱的底壁的转移口、通过相应固定架进而转动配合于所述转移口两侧的粉碎辊、和分别驱动两个所述粉碎辊朝相反方向进行转动的传动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分筛机构包括与所述转移口连通设置以将从所述转移口转移的碾压碎料进行定向接收的转移筒、位于所述转移筒下方的分筛箱、顶部相对设置于所述转移筒的下筒口的下方并且底部与所述分筛箱的上箱壁连通设置的接收斗、均匀设置于所述分筛箱的箱壁上的预设径口大小的分筛孔、转动配合于所述分筛箱内部的以对进入至所述分筛箱内的碾压碎料进行翻动处理的翻动机构、驱动所述分筛箱进行振动的抖筛驱动机构、对经过所述分筛孔的第一碎石进行接收的接收单元、和将截留于所述分筛箱内的第一粗石转移至所述再粉碎模块的转移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爆破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爆破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48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