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使用无菌子宫颈扩张球囊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33546.5 | 申请日: | 202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7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段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9/04 | 分类号: | A61M29/04;A61B17/42 |
代理公司: | 南通英诺威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8 | 代理人: | 樊晓坤 |
地址: | 225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无菌 子宫颈 扩张 | ||
本发明涉及助产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次性使用无菌子宫颈扩张球囊,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球囊,导管本体的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二球囊,第二球囊的外表面设置有缓冲囊,第一球囊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的表面设置有密封环;插管,插管安装在密封环的内部。本发明通过密封套、第一分流孔和第二分流孔的设计进入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的内部,并且第一舒适软环会始终处于第一球囊的外表面,并且第一舒适软环也会一定的膨胀,从而能够将第一球囊的位置进行一定的定位,避免第一球囊在变大的过程中变形触碰到患者其他部位,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助产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次性使用无菌子宫颈扩张球囊。
背景技术
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能够促进垂体后叶催产素释放,从而诱发宫缩,子宫内球囊置入部位胎膜剥离,使蜕膜变性及局灶性坏死,引起宫颈局部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释放,引起宫缩,同时促进宫颈软化成熟。
对此,中国申请专利号:CN202122560138.5,公开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子宫颈扩张球囊双腔导管,包括导管、设于导管一端的第一球囊、设于导管中部的第二球囊、分别设于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外侧的缓冲囊、分别设于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上的分流孔、设于导管内的第一腔体及设于导管内且与第一腔体相对设置的第二腔体。本发明通过导管、第一球囊、第二球囊、缓冲囊、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能够将子宫颈撑开,能将内部的积液排出,在取出时速度较为缓慢,避免导管取出时的不适,能够促进宫颈软化成熟,能够提高引产成功率,解决了现有的子宫颈扩张导管在与子宫颈脱离时会造成一定的不适,容易损伤宫颈,而且内部的积液不易排出的问题。
但是球囊在患者的宫颈中进行支撑时,由于球囊变大,球囊在宫颈中与患者的接触面积也会适当的变大,患者受到的疼痛也会增大,并且球囊在变大的过程中会变形,患者会感到不适,同时液体在流出时,由于环保性需要将积液进行统一处理,因此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完善和改进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使用无菌子宫颈扩张球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球囊在患者的宫颈中进行支撑时,由于球囊变大,球囊在宫颈中与患者的接触面积也会适当的变大,患者受到的疼痛也会增大,并且球囊在变大的过程中会变形,患者会感到不适,同时液体在流出时,由于环保性需要将积液进行统一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使用无菌子宫颈扩张球囊,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球囊,所述导管本体的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二球囊,所述第二球囊的外表面设置有缓冲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囊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表面设置有密封环;
插管,所述插管安装在密封环的内部,插管贯穿密封垫安装在第一舒适软环的内部,所述插管的右侧设置有输送软管,所述输送软管插设安装在第一球囊的内部,且输送软管与第一球囊的安装处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安装在第一球囊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插管设置有两组,将第一球囊和第一舒适软环之间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管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分流孔,所述导管本体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分流孔,第二分流孔与第一分流孔之间相互适配,与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之间相互适配。
优选的,所述导管本体的底端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底端设置有导杆,所述导管本体的表面另一侧插设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的表面设置有启闭阀,所述第二球囊和缓冲囊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舒适软环。
优选的,所述支管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活动铰链,所述活动铰链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垫圈。
优选的,所述连接垫圈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纳筒,所述收纳筒的左侧表面设置有通管,所述通管的表面插设连接有通气筒,所述通气筒的内部设置有软塞柱,所述连接垫圈的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磁吸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35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饱和蒸汽发生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不含有测温导线的新型测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