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口破裂自预警的塑料软管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30425.5 | 申请日: | 2022-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5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继良 | 
| 主分类号: | F16L57/02 | 分类号: | F16L57/02;F17D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46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口 破裂 预警 塑料软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口破裂自预警的塑料软管,属于塑料软管领域,一种管口破裂自预警的塑料软管,通过节肢套管的设置,在将软管本体与阀门口部连接时,可作为一个保护层,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避免在连接时软管本体受到的从外向内的局部挤压力,进而使其不易老化,同时当软管本体口部出现破损情况时,软管本体内流体沿着破损处渗入到节肢套管与软管本体围成的空间内,并且逐渐对节肢环产生向外的挤压力,使破裂处对应的预鼓胀环产生明显的鼓胀,在破裂情况较为明显时,预鼓胀环鼓胀幅度较大,此时还会发生明显的变色现象,进而及时对工作人员产生明显的提醒预警,有效避免因流体过度泄漏造成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软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口破裂自预警的塑料软管。
背景技术
塑料软管有较好的伸缩性,无阻塞和僵硬,重量轻、口径一致性好,塑料软管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气密、水密的,例如用于运载火箭的推进剂输送,煤气、热水器;另一种是用带料连续卷绕的,普通卷绕的波纹管用于保护电缆,例如磁卡电话机、机床,而台灯的波纹管是在生产过程中夹入钢丝。
塑料软管多用于存放或输送液体、气体等流动性较好的物体,现有技术中塑料软管在于硬质的阀门或者硬质的管道连接时,一般是将其套设在阀门或者硬质管道管口外,然后再使用锁定件将二者紧密锁紧,最常用的锁定件为铜丝,将其绕设在塑料软管与阀门或硬质管道管口处交叠的位置,然后拧紧,但是这种方式,一方面软管口部在内部阀门口部或者硬质管道的从内部的挤压作用下,长期处于胀大的状态,另一方面,长时间受到从外向内的挤压力,导致塑料软管口部易老化开裂,导致运输的流体出现泄漏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口破裂自预警的塑料软管,通过节肢套管的设置,在将软管本体与阀门口部连接时,可作为一个保护层,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避免在连接时软管本体受到的从外向内的局部挤压力,进而使其不易老化,同时当软管本体口部出现破损情况时,软管本体内流体沿着破损处渗入到节肢套管与软管本体围成的空间内,并且逐渐对节肢环产生向外的挤压力,使破裂处对应的预鼓胀环产生明显的鼓胀,在破裂情况较为明显时,预鼓胀环鼓胀幅度较大,此时还会发生明显的变色现象,进而及时对工作人员产生明显的提醒预警,有效避免因流体过度泄漏造成的损失。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管口破裂自预警的塑料软管,包括软管本体以及套设在软管本体端部的节肢管套,所述节肢管套包括与软管本体管口外壁贴合的外套环、固定连接在外套环远离管口一端的节肢环以及连接在节肢环端部的锁管环,所述锁管环内径小于软管本体外径,所述节肢环包括多个垫环以及多个分别固定连接在相邻两个垫环之间的预鼓胀环,位于边缘的两个垫环分别与锁管环以及外套环固定连接,所述垫环外绕设束缚有铜丝,所述铜丝将软管本体、节肢管套以及阀门紧密连接,所述预鼓胀环内固定镶嵌有内衬预警环,所述内衬预警环外端包裹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存色条,所述存色条外端面与内衬预警环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垫环为柔性密封材料,所述软管本体端部外表面开凿有多个分别与垫环中部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铜丝与限位槽相互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预鼓胀环为双层密封结构,所述内衬预警环位于预鼓胀环的双层夹层内。
进一步的,所述预鼓胀环位于相邻两个存色条之间的部分为处于松弛状态的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预鼓胀环与存色条对应的部分为平滑的柔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衬预警环包括多个被存色条包裹的起色块以及多个固定连接在相邻两个起色块之间的限位绳。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绳为处于绷直状态的柔性结构,所述起色块为硬质透明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继良,未经陈继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04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