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丙烯的合金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24136.4 | 申请日: | 202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6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科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23/12;C08K9/06;C08K9/04;C08K3/38;C08K3/28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田浩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款 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 聚丙烯 合金材料 | ||
本发明涉及一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丙烯的合金材料,属于塑料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25‑45%聚丙烯、20‑30%改性导热填料、5‑10%复合相容剂、3‑5%增韧剂、0.5‑1%抗氧化剂、0.2‑0.3%润滑剂、0.5‑1%二甲基硅油,余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经剪切、混炼,由机头挤出、拉条、冷却、切粒、干燥得到,本发明在合金材料中引入改性导热填料,以绝缘导热粒子为基料,通过表面改性得到,其在基体中分散性高,在基体能够相互接触连接,形成立体三维导热网络,提高基体的散热性能,并且能够作用增强粒子,提高材料的抗冲击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丙烯的合金材料。
背景技术
聚丙烯(PP)具有耐热、化学稳定性好、易加工等特点,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存在冲击性能差、耐低温性差等缺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PET)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兼具刚性和柔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抗蠕变性等优点,但是由于其玻璃转化温度和熔点较高,在通常加工温度下,结晶速度较慢,冲击韧性差,限制了其应用。
将PP和PET共混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刚性、耐磨性,还可以提高其韧性,并且加入相容剂能够得到性能良好的合金材料,在很多场合均可使用,例如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工业、机械、光学仪表、医药、建筑等领域,这些领域常常需要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绝缘性能,而现有的导热PP/PET合金常常通过在基体中加入金属导热剂和或碳系导热剂提高其整体导热性能,金属、碳材料等导体材料兼具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不仅提高塑料合金的导热系数而且大幅度降低了材料的电阻,甚至使其成为导电材料,这就使其不适用于对电绝缘性能要求高的工作环境中,因此,提供一款导热绝缘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丙烯的合金材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丙烯的合金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丙烯的合金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25-45%聚丙烯、20-30%改性导热填料、5-10%复合相容剂、3-5%增韧剂、0.5-1%抗氧化剂、0.2-0.3%润滑剂、0.5-1%二甲基硅油,余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丙烯的合金材料由以下步骤制成:
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丙烯颗粒中加入二甲基硅油,转速60-80r/min下搅拌2-3min后,加入剩余原料,搅拌混合10-20min后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经剪切、混炼,由机头挤出、拉条、冷却、切粒、干燥,双螺杆挤出机温度为250-280℃,剪切速率为200-300r/min,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丙烯的合金材料。
进一步地,复合相容剂通过以下步骤制成: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基材,加入马来酸酐和过氧化二异丙苯以及抗氧剂混合均匀后,升温至180-220℃,反应2-4h,得到复合相容剂,马来酸酐用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质量的0.5-1%,过氧化二异丙苯用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质量的0.2-0.5%,抗氧剂用量与马来酸酐用量相同,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分子结构中引入活性基团,增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丙烯之间的相容性。
进一步地,改性导热填料通过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S1、向乙醇溶液中滴加醋酸调节pH为3-4,加硅烷偶联剂KH-590,室温水解20-30min,得到偶联剂水解液,加入导热粒子,超声分散15-25min后,室温下搅拌反应6-8h,反应结束后,抽滤,滤饼洗涤干燥,得到疏水导热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科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科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4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