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环形内嵌式音梁的扬声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21945.X | 申请日: | 202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9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鸥;吴念博;何新喜;朱信智;李碧英;杨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礼乐乐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陈昊宇 |
地址: | 215156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内嵌式音梁 扬声器 | ||
一种带环形内嵌式音梁的扬声器,包括音圈、磁体、振膜及导磁结构;振膜呈锥形,上端呈外扩的敞口状,下端内缩并对应音圈设置;还包括音梁组件,嵌设于振膜中,并与音圈的防尘罩具有一距离;音梁组件包括多个弧状音梁构件,各弧状音梁构件排列成环状,且相邻两弧状音梁构件之间具有间隙;振膜上还设有至少两条沟槽,且各沟槽呈放射状排布,将位于音梁组件外侧的振膜表面等分成多块共振区;沟槽与两弧状音梁构件之间的间隙一一对位穿设;沟槽凹设于振膜的表面形成音隧。本发明通过将音梁组件内嵌于振膜中,不仅有利于产品薄形化,且在工艺实施、产品稳定性方面均得到改善,同时保证了音质和音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具体涉及一种带环形内嵌式音梁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又称喇叭)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如图1所述,传统的扬声器通常由音圈1、磁体2、导磁板3、导磁柱4、振膜5(即纸盆)等结构组成。扬声器在工作时,由放大器输出大小不等的电流通过频率波转化成声波,通过功率的推动而提高其输出的能量,在磁场的作用下使音圈1移动,同时音圈1连接在振膜5上并带动振膜5震动,再由振膜5的震动推动空气,从而发出声音。
传统的扬声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扬声器发音时有一个固有的谐振频率,超出谐振频率区域的一定范围后,高音区亮不出来,低音区浑厚圆润不够。低音必须通过专门的低音扬声器实现,高音则必须通过专门的高音扬声器实现,即音色和扬声器的数量成正比,无法通过单个扬声器实现全频段的优质音色。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的扬声器振膜无法满足从高音区到低音区之间良好的宽频振动,即不能同时适应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较宽频率变化共鸣和振动。总结,传统的扬声器其结构设计不合理,不利于振膜发挥从高音区到低音区之间良好声波振动。若要实现欣赏级的音质表现,则需要多个不同频段的扬声器进行组合,即通过组合音响来实现,而这样通常价格较高,不利于拓宽市场,另外组合音响的体积通常较大,需要更多的放置空间,且能源需求较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于2020年8月19日申请了中国专利《一种带音梁及音隧的全频段高音质扬声器》,专利号202021740094.3,该专利通过在振膜的表面上靠近中央区域的位置设置音梁组件,由于低音相对高音振幅大、频率低,低音共鸣集中在振膜靠近音圈的中央区域,高音共鸣集中在振膜的四周边缘区域,加强振膜中央区域载荷强度,对改善低音区音色和音质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上述音梁外露的设置也存在以下有待改进之处:
一、音梁组合在振膜的表面后,两者的总厚度较大,不利于产品的薄形化要求;
二、音梁需要结合在振膜的表面,对组装工艺要求较高,提高了工艺成本;
三、由于振膜在工作时属于振动部件,因此在长时间工作后存在音梁松动或脱落的可能,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四、传统的音梁组装工艺大多使用胶水将音梁组件黏贴结合在振膜表面,这就对胶水的用量和点胶位置提出较高的要求,胶水用量过多或过少或点胶位置发生偏差,均会对产品的音质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发明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环形内嵌式音梁的扬声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环形分段式音梁的扬声器,包括音圈、磁体、振膜以及导磁结构;所述振膜呈锥形,上端呈外扩的敞口状,下端内缩并对应所述音圈设置;
还包括音梁组件,所述音梁组件嵌设于振膜中,并与音圈的防尘罩具有一距离;所述音梁组件包括多个弧状音梁构件,各所述弧状音梁构件围绕振膜水平方向的中心排列成环状,且相邻两所述弧状音梁构件之间具有一间隙;
所述振膜上还设有至少两条沟槽,且各所述沟槽以振膜水平方向的中心为基准呈放射状排布,进而将位于所述音梁组件外侧的振膜表面等分成多块共振区;所述沟槽与两弧状音梁构件之间的所述间隙一一对位配合,沟槽穿设于所述间隙中;
其中,所述沟槽凹设于所述振膜的表面形成音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礼乐乐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礼乐乐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19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