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院患者用药安全性审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17937.8 | 申请日: | 2022-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1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悦;陈沁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逸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H20/10 | 分类号: | G16H20/10;G06F16/2455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6 | 代理人: | 张雯 |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患者 用药 安全性 审查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在院患者用药安全性审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设置规则;确定患者有效医嘱;根据所述规则以及所述患者有效医嘱确定安全用药信息;输出所述安全用药信息至终端。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实现高效、精准处理长期住院患者大量数据,提高医生依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更具体地说是指在院患者用药安全性审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合理的用药需长期密切关注患者各项指征变化,而这一点是人为或现有医院信息系统、市面上合理用药管理系统没有做到的。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调整用药患者死亡,医院被判承担责任的报道常见。尤其重症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病情不断变化,如出现多重细菌感染,期间经实验室检验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需及时调整和更换药,但如果医院医生调整不及时,则患者有可能最终死亡或产生后遗症。
而目前智能系统结合设置的规则对医生合理用药审查一般都放在开方阶段,在医嘱进入调剂后长期医嘱执行阶段则不会监控既往已开立医嘱,而在开方时,相关检验结果可能还未出,将患者之前已开立、当前在用医嘱以及患者检验、检查变化趋势纳入审查,一是数量大,准确性要求高,需要处理停药、修改等、避免假阳性提示、多余提示等数据组织困难,对有效数据分析、数据预处理、审核引擎都有特殊要求;再者,因为医生当前未开方,不固定在病房或在手术室、办公室等,相关提醒触达困难,而用药调整跟上病情变化又需要较高的时效性,尤其对个别检验危机值患者;最后,部分医生对患者病情变化新增合理用药拦截或提示依从性较低。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方法,实现高效、精准处理长期住院患者大量数据,提高医生依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在院患者用药安全性审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院患者用药安全性审查方法,包括:
设置规则;
确定患者有效医嘱;
根据所述规则以及所述患者有效医嘱确定安全用药信息;
输出所述安全用药信息至终端。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规则包括每次剂量阈值、给药频率阈值以及给药时机。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患者有效医嘱包括当前时间在医嘱生效时间与失效时间中间、限制长期医嘱且不包括临时医嘱、出院带药类型的医嘱。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根据所述规则以及所述患者有效医嘱确定安全用药信息,包括:
根据检验标本代码以及指标代码区分是否为同一份检验;
根据采样时间、报告时间、业务时间对所述患者有效医嘱提取有效数据,以得到检验数据;
过滤所述检验数据,以得到目标数据;
对所述目标数据按照预设检验指标进行安全性审查,以得到安全用药信息。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根据采样时间、报告时间、业务时间对所述患者有效医嘱提取有效数据,以得到检验数据,包括:
按照业务时间与报告时间的差值小于审核方配置的有效时间结合规则对所述患者有效医嘱提取有效数据,以得到第一数据;
按照业务时间与采样时间的差值小于知识建设配置的有效时间结合规则对所述患者有效医嘱提取有效数据,以得到第二数据;
对所述第一数据以及第二数据取交集,以得到检验数据。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过滤所述检验数据,以得到目标数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逸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逸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79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