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发孔玻璃呢槽胶料及其制备和车辆密封条及其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16972.8 | 申请日: | 202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7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吕占有;许志显;徐燕;张鹏;柳延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诺博汽车橡塑(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71/02;C08K3/22;C08K3/04;C08J9/06;C08J9/3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宋会然 |
地址: | 07255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发孔 玻璃 胶料 及其 制备 车辆 密封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发孔玻璃呢槽胶料及其制备和车辆密封条及其制备,该微发孔玻璃呢槽胶料包括如下的原料:三元乙丙橡胶K3470C、三元乙丙橡胶K2450、活性氧化锌、硬脂酸、分散剂、聚乙二醇PEG‑4000、石蜡油25110、含氟助剂TP200、炭黑BC1029、炭黑N774、硫磺S‑80、吸湿剂GR、促进剂、发泡剂,其中发泡剂由化学发泡剂EM80NA‑P和物理发泡剂膨胀微球DU1420P复合而成。本发明的微发孔玻璃呢槽胶料能够提高胶料刚性的同时降低胶料密度,且也利于实现产品轻量化,从而提升胶料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条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发孔玻璃呢槽胶料,本发明同时也涉及有该胶料的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采用该胶料的车辆密封条和该车辆密封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玻璃呢槽密封条主要是起到导向、密封、防尘、防水和装饰等作用,其是保证车门与玻璃准确定位、以及对玻璃升降进行导向的关键部件。玻璃呢槽密封条安装于汽车车门导轨中,在汽车车门关闭状态下,玻璃呢槽密封条通过与玻璃的配合起到密封作用,可防止外部的风、雨及尘土等侵入车内。而且,其也能够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玻璃的振动,同时对保持车内清洁性、舒适性及精致感知也有着重要影响。
现有的玻璃呢槽密封条为保证装车效果,通常在密封条的与立柱安装的部分主体上采用密实硬胶制成,然而,此位置的密实硬胶部分,其密度值较大,使得整体密封条重量大,不利于轻量化。而为提高密封条产品的硬度,通常通过采用增加炭黑的方式进行补强,但是此方式在提高硬度的同时,门尼黏度会增加,导致流动性差,不易塑性。因此急需研发一种高硬度且不影响胶料门尼黏度,并能实现轻量化的胶料配方显得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微发孔玻璃呢槽胶料,以在提高胶料硬度的同时,也能够降低胶料密度,并利于轻量化设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微发孔玻璃呢槽胶料,该胶料采用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三元乙丙橡胶K3470C:50~70份;三元乙丙橡胶K2450:30~50份;活性氧化锌:5~7份;硬脂酸:1~2份;分散剂:1~3份;聚乙二醇PEG-4000:1~2份;石蜡油25110:55~65份;含氟助剂TP200:5~15份;炭黑BC1029:120~140份;炭黑N774:50~70份;硫磺S-80:0.7~1.7份;吸湿剂GR:5~9份;促进剂:4~8.5份;发泡剂:6.5~8.5份;其中所述发泡剂由化学发泡剂EM80NA-P和物理发泡剂膨胀微球DU1420P复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化学发泡剂EM80NA-P的重量份为1.5~2.5份;所述物理发泡剂膨胀微球DU1420P的重量份为3.75~6.25份。
进一步的,所述化学发泡剂EM80NA-P和所述物理发泡剂膨胀微球DU1420P按质量比2:5进行复合。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氧化锌采用S-70G,所述硬脂酸采用SA-1801,所述分散剂采用L-24。
进一步的,所述促进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促进剂M-75:0.5~1.5份;促进剂DM-75:0.4~1.0份;促进剂ZBEC-70:0.6~1.0份;促进剂TP-50:1.0~2.0份;促进剂ZAT-70:0.5~1.0份;促进剂CLD-80:1.0~2.0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的微发孔玻璃呢槽胶料,通过使用高乙烯含量低门尼的生胶体系,能够提高材料填充率及保证材料物理性能,同时高乙烯含量也可提高基体的硬度,低门尼也保证了混炼胶的加工性能。而且通过采用化学发泡剂EM80NA-P和物理发泡剂膨胀微球DU1420P并用的发泡技术,可降低非功能部位密度,降低产品重量,同时通过配方设计可提高发泡后材料的刚性,利于提高产品卡接性能,且也能够实现轻量化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诺博汽车橡塑(安徽)有限公司,未经诺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诺博汽车橡塑(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69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状工件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多功能包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