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快速分选设备及分选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14767.8 | 申请日: | 2022-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0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平;韩国龙;别传玉;刘虹灵;蔡德元;宋华伟;胡雨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荆门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7C5/344 | 分类号: | B07C5/344;B07C5/36;B07C5/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孙迪 |
| 地址: | 43041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快速 分选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电池快速分选设备及分选方法,包括输送单元、测试单元、分选单元以及控制单元;输送单元用于接收并传送锂电池,包括进料皮带输送机、测试皮带输送机、出料皮带输送机和多个收料皮带输送机;测试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测试皮带输送机上的阻抗谱仪和电压内阻测试仪,用于采集从其下方经过的锂电池的实时特征参数;分选单元设置于出料皮带输送机上,用于将同一档的锂电池转移至对应的收料皮带输送机上;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输送单元、测试单元和分选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中预存有构建好的用以预测锂电池电容值的容量预测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快速获取电池电容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分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快速分选设备及分选方法,主要适用于方形锂电池的分选。
背景技术
锂电池在进行组装前需要根据电池电压、内阻及容量等参数对其进行分选排挡,从而获得一致性较好的锂电池,同时将参数不合格的锂电池筛选出来,以保证电池成品的质量。一般电池电压和内阻参数可以通过电压内阻测试仪直接测量获取,而电池电容需要在分容房对电池进行完全充放电才能测量获取,该过程存在耗时较长、能源消耗较多的问题。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207727U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锂电池分选设备”以及公布号为CN108686981A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锂电池分选机”。
另一方面,目前锂电池的分选大多采用人工分选方式,具体是人工使用电子仪器设备对锂电池测量从而得到其内阻值和电压,之后再人工观测测得的数据并将相同内阻值和电压的锂电池人工分选出来。这种利用人工测量、人工分选的模式存在着分选精度差和易出差错的问题,且分选工人在长时间劳作后容易出现疲劳情况,导致分选效率低。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快速获取电池电容的锂电池快速分选设备及分选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锂电池快速分选设备及分选方法,该分选设备及分选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快速获取电池电容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锂电池快速分选设备,包括输送单元、测试单元、分选单元以及控制单元。
所述输送单元用于接收并传送锂电池,包括进料皮带输送机、测试皮带输送机、出料皮带输送机和多个收料皮带输送机,所述进料皮带输送机、测试皮带输送机和出料皮带输送机按锂电池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多个所述收料皮带输送机并排设置于所述出料皮带输送机的下方。
所述测试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测试皮带输送机上的阻抗谱仪和电压内阻测试仪,用于采集从其下方经过的锂电池的实时特征参数。
所述分选单元设置于所述出料皮带输送机上,用于将同一档的锂电池转移至对应的所述收料皮带输送机上。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输送单元、测试单元和分选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中预存有构建好的用以预测锂电池电容值的容量预测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分选设备还包括转运单元,所述转运单元包括第一移载机构和第二移载机构,所述第一移载机构设置于所述进料皮带输送机上,用于将扫码后的锂电池转移至所述测试皮带输送机上;所述第二移载机构设置于所述测试皮带输送机上,用于将检测后的锂电池转移至所述出料皮带输送机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运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移载机构上料端一侧的扫码枪,用于对来料锂电池扫码以获取该锂电池的外形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载机构包括龙门支架、第一线性电机、连接板、第二线性电机和抓取组件,所述龙门支架横跨于所述进料皮带输送机的前段上方,所述第一线性电机设置在所述龙门支架顶部的一侧面,所述扫码枪设置于所述龙门支架顶部的另一侧面,所述连接板、第二线性电机和所述抓取组件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一线性电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荆门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荆门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47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