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自适应红外隐身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12770.6 | 申请日: | 2022-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7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田明伟;王航;曲丽君;徐瑞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 主分类号: | F41H3/02 | 分类号: | F41H3/02;B32B27/32;B32B27/30;B32B27/34;B32B27/36;B32B27/40;B32B9/00;B32B9/04;B32B9/02;B32B27/02;B32B27/08;B32B27/12;B32B5/02;B32B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黄明光 |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自适应 红外 隐身 织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石墨烯自适应红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导电织物层(1)、负载离子液体(2)的多孔聚合物基底层(3)、隔离层(4)、多层石墨烯层(5)和保护层(6);
还包括第一导线(71)、第二导线(72)和电源(8);所述多层石墨烯层(5)、第一导线(71)、电源(8)、第二导线(72)和导电织物层(1)相连形成回路;
所述电源的电压范围为0~10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自适应红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织物层(1)的材料包括银涂层织物、金涂层织物、镍涂层织物、石墨烯涂层织物或金属丝织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自适应红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液体包括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或N-甲氧基乙基-N,N-二乙基-N-甲基铵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自适应红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石墨烯层(5)中石墨烯的层数为20~200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自适应红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4)的材料包括纺织织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自适应红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71)和第二导线(72)独立为金属导线、银涂层纱线或石墨烯纱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自适应红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6)的材料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酰胺、聚丁二酸乙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石墨烯自适应红外隐身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保护层(6)对应的材料层压至镍基多层石墨烯层上,刻蚀除镍后,得到附有保护层(6)的多层石墨烯层;
将导电织物层(1)、负载离子液体(2)的多孔聚合物基底层(3)和隔离层(4)所对应的材料与所述附有保护层(6)的多层石墨烯层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序层叠,进行热粘合;
将第一导线(71)的一端与附有保护层(6)的多层石墨烯层(5)相连,将第二导线(72)的一端与导电织物层(1)相连,将第一导线(71)和第二导线(7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8)的两端相连,得到石墨烯自适应红外隐身织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蚀在氯化铁溶液中进行;所述刻蚀的时间为5~15h。
10.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石墨烯自适应红外隐身织物和权利要求8或9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自适应红外隐身织物在光电隐身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27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