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渡金属离子与Eu3+ 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12362.0 | 申请日: | 202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3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洪燕;李恺;王竹梅;左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10 | 分类号: | C04B35/10;C04B35/622;C04B35/64;H01M10/39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李玉峰 |
地址: | 333403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渡 金属 离子 eu base sup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渡金属离子与Eusupgt;3+/supgt;共掺杂型Na‑β(β″)‑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固体电解质陶瓷材料,在化学式ⅠNasubgt;1.67/subgt;Lisubgt;0.33/subgt;Alsubgt;10.67/subgt;Osubgt;17/subgt;的基础上,引入过渡金属离子M和Eusupgt;3+/supgt;;M为Mnsupgt;2+/supgt;、Cosupgt;2+/supgt;、Nisupgt;2+/supgt;、Znsupgt;2+/supgt;、Cusupgt;2+/supgt;离子中的一种,其引入量按照摩尔比为Alsupgt;3+/supgt;∶M=50~150∶1;Eusupgt;3+/supgt;的引入量按照摩尔比为Alsupgt;3+/supgt;∶Eusupgt;3+/supgt;=300~800∶1;M离子和Eusupgt;3+/supgt;掺杂进入陶瓷晶格代替Alsupgt;3+/supgt;。此外,还公开了上述固体电解质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引入Lisupgt;+/supgt;稳定β″‑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相结构的基础上,过渡金属离子和Eusupgt;3+/supgt;的掺杂均能降低烧结温度,减少Nasupgt;+/supgt;的挥发,同时抑制β‑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晶相向β‑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晶相的转变而得到β″‑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纯相,从而增强了Na‑β(β)‑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固体电解质的电学性能,进而有利于促进钠硫电池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电解质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1550℃以上高温烧结、具有高Na+电导率的固体电解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钠硫电池具有储能密度大、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维护较容易、不污染环境、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特别适合做削峰填谷的储能电池,1992年开始商用至今已30年。
Na-β(β)-Al2O3不仅是钠硫电池的电解质材料,同时还是钠硫电池的选择性透过膜,是钠硫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的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固体电解质Na-β(β)-Al2O3的性能,因此,Na-β(β)-Al2O3电解质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也逐渐成为备受重视的研究领域。
传统合成Na-β(β)-Al2O3的主要方法是将高纯α-Al2O3、Na2CO3以及少量掺杂剂如MgO或Li2O等混合,在1600℃以上的高温下烧结而成。在高温烧结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Na+容易挥发,使得Na-β(β)-Al2O3固体电解质偏离目标成分,导致性能降低;二是在Na2O-Al2O3体系中往往同时存在β-Al2O3与β-Al2O3两种晶相,β-Al2O3相的电导率是β-Al2O3相的10倍左右,但在高温烧结过程中,β-Al2O3相极易向β-Al2O3相转变,导致性能降低;三是在高温烧结过程中,电解质中晶粒容易长大,由此产生的“双重结构”不但会降低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而且会影响钠硫电池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未经景德镇陶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2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轴承结构式牵引电机
- 下一篇:一种原子力探针针尖修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