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生产的拉丝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12346.1 | 申请日: | 202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9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丁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周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B21C43/02;B21C47/12;B24B5/38;F26B5/14;F26B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生产 拉丝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生产的拉丝设备,包括U形腔,所述U形腔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一端贯穿至U形腔的内腔固定固定连接有收线辊,所述收线辊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柱,通过设置吸湿机构,输送的铜线在进入转筒前,齿轮驱使齿子转动,进而使转筒进行转动,从而使其两个吸湿棉转动,便于将铜线表面的水滴吸附,且随着转动柱的转动,以及第二皮带的转动,从而使凸轮产生转动,在两个T形柱转动至凸轮的上部方向时,凸轮的转动会触动两个套环,进而使两个套环往右侧方向移动,便于将两个吸湿棉进行挤压,可及时将两个吸湿棉上的水及时挤干,便于更好的吸湿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拉丝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生产的拉丝设备。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线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且往往具备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在电缆生产时,导线往往需要先进行拉丝处理,经不同规格的导线拉丝呈指定规格的导线。
现有的电缆生产的拉丝设备在使用时出现以下问题,其一,拉丝完成后,在将铜线收线时不能够将其均匀的卷起,以至于收线辊上的铜线参差不齐,影响了收卷的效果,其二,在铜线加热拉丝完成后,对拉丝不合格的部分(例如拉丝后铜线表面的残渣、表面锋利或凸起部分)不能够及时处理,以至于影响后续的铜线包裹加工,其三,在拉丝完成后,且收线之前一般要进行水冷,但是现有的铜线进行水冷后,其表面还残留大量的水滴,湿漉漉的铜线收卷会影响后续的存放,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生产的拉丝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缆生产的拉丝设备,包括U形腔,所述U形腔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一端贯穿至U形腔的内腔固定固定连接有收线辊,所述收线辊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通过轴承与U形腔的内腔前端壁转动连接,所述U形腔的内腔左侧上方设有导送机构,所述U形腔的左侧设有支撑台,所述U形腔与支撑台之间设有吸湿机构,所述支撑台的顶端设有处理机构,所述支撑台的顶端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水冷设备,所述支撑台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导送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U形腔的后端上方偏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U形腔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U形腔的内腔后端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套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两端分别与U形腔的内腔两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下部开设有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块的中部开设有与丝杆的外表面相互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块的上部开设有与导向柱的外部大小相互适配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周,未经丁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23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