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11749.4 | 申请日: | 202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7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余至简;王英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H01M10/05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刘二艳 |
地址: | 401133 重庆市江北区两江新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电极片的至少一侧表面制备形成固态电解质层,所述固态电解质层中包括聚合物,对电极片形成有固态电解质层的至少一侧进行等离子刻蚀;所述电极片为正极或负极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由于在表面制备形成有固态电解质层的电极片表面进行等离子刻蚀,一方面可以提升固态电解质层对电解液的浸润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改善电极片和固态电解质层的界面结合性,上述因素综合作用,在提升了电池安全性的同时兼顾了良好的倍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的化学电源,除广泛应用于日常熟知的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其他数码电子产品外,已扩展至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电动汽车等领域,并在航空航天、航海、人造卫星、医疗、军用通信设备等领域也得到应用,逐步取代传统电池。
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均采用液态电解质,液态电解质一般由锂盐、有机溶剂及添加剂构成,其室温下为易于流动的液体状态。在电池受到强烈碰撞或电池内部膨胀等作用后,电池包装很容易发生破损,液体电解质会泄漏出来,由于含有大量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由于全固态技术门槛较高,目前市面上主要引入准固态(半固态)锂离子电池以达到提升安全的效果。准固态(半固态)锂离子电池中既有固态电解质,又有电解液,现有的固态电解质具有很高的致密度,直接使用在电极片上会导致电极片的表面孔隙率低,后期液态电解液很难浸润到里层的活性物质。如何保证固态电解质致密度的前提下,对其表面层进行处理,是目前研究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极片、固态电解质和电解液,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电极片的至少一侧表面制备形成固态电解质层,所述固态电解质层中包括聚合物;
对所述电极片形成有固态电解质层的至少一侧进行等离子刻蚀,以提高所述固态电解质对电解液的浸润性;
所述电极片为正极或负极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方法中,电极片可以是正极,也可以是负极,还可以是正极和负极。
在一实施例中,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的含量为2-5g/3Ah,示例性地说明其含义,对于容量为3Ah的电池,其中的电解液含量为2-5g,例如2g、3g、4g或5g等。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在正极的两侧表面形成固态电解质层后,对正极的两侧进行等离子刻蚀,然后和常规方法制备的负极堆叠,使固态电解质层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形成锂离子电池。
再一实施例中,可以是在负极的两侧表面形成固态电解质层后,对负极的两侧进行等离子刻蚀,然后和常规方法制备的正极堆叠,使固态电解质层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形成锂离子电池。
又一实施例中,可以是在正极的一侧表面形成固态电解质层后,对正极的固态电解质一侧进行等离子刻蚀,在负极的一侧表面形成固态电解质层后,对负极的固态电解质一侧进行等离子刻蚀,采用上述等离子刻蚀后的正极和负极相互堆叠,使固态电解质层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形成锂离子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17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远程医疗诊断CT扫描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锁止式差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