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光学编码器的电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11525.3 | 申请日: | 202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3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辉;陈源;姬中营;刁曜轩;金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22 | 分类号: | H02K11/22;H02K11/30;H02K5/22;H02K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应小波 |
地址: | 2011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编码器 电机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光学编码器的电机结构,包括电机本体、轴套、码盘、套筒组件、线路板组件、封盖和线束,所述电机本体上设有转轴,所述线束焊接在线路板组件上,所述线路板组件固定在套筒组件上,所述线路板组件上集成光传感器模块及连接器,所述套筒组件与电机本体刚性连接,所述轴套安装在转轴的后出轴端,所述码盘安装在轴套上,所述码盘的码道与转轴同轴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径向空间小、精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光学编码器的电机结构。
背景技术
在微型电机上,要求有检测电机转子位置的装置,已知的方案有依靠磁钢及霍尔元件;磁钢及磁性编码器芯片;光码盘及光学编码器芯片来确定转子位置。
经过检索,日本专利JP2002357457A提供一种光学编码器,具有固定在旋转轴上的光调制轨道的脉冲编码轮布置在编码器传感器模块之间的间隙中,在该间隙中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彼此相对,并获得伴随旋转轴旋转的信号,附有编码器传感器模块的基座构件从与旋转轴正交的方向插入,并且能够在旋转轴贯穿的状态下固定于电动机壳体的固定部上,如图1所示。该基座构件需要避位电机壳体固定部及转轴,增加径向尺寸,不利于微型电机的使用。基座构件安装于电机端面,这就要求其端面必须是平整的形状,标准电机端面会有凸台或端子等凹凸部件,导致该方案使用范围局限,基座与固定部使用螺丝连接,连接位在脉冲编码轮与基座之间,组装时易污染、损坏脉冲编码轮。
中国专利CN101032065A提供一种光学式编码器装置,码盘安装在伸出马达部分的转轴上,基板上安装光传感器模块以将该码盘的光学调制轨道部定位配置在光传感器模块的间隙中,如图2;为防止焊接时的钎焊粒及焊剂飞溅,附着到光传感器或码盘上影响精度,该现有专利增加了基板和电机端盖侧之间的轴向间隙,电机轴向长度增加且在间隙之间焊接影响焊接效果及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带光学编码器的电机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带光学编码器的电机结构,包括电机本体、轴套、码盘、套筒组件、线路板组件、封盖和线束,所述电机本体上设有转轴,所述线束焊接在线路板组件上,所述线路板组件固定在套筒组件上,所述线路板组件上集成光传感器模块及连接器,所述套筒组件与电机本体刚性连接,所述轴套安装在转轴的后出轴端,所述码盘安装在轴套上,所述码盘的码道与转轴同轴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包括IC芯片和印刷线路板,所述IC芯片和线束焊接在印刷线路板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套筒组件包括套筒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注塑在套筒上,所述印刷线路板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为塑料制成的安装架,并与印刷线路板设有互补的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包括设在安装架上的安装架凸起结构以及设在印刷线路板上的印刷线路板凹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安装架的安装架凸起结构的轴向高度大于印刷线路板的厚度,差值为T;
所述安装架的凸起部分高出印刷线路板的部分T加热融化,覆盖在印刷线路板表面,形成压铆固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套筒为金属制成的套筒,采用圆环形结构,其一端具有径向方向弯折而形成的圆环面,该圆环面上设有多个圆环面缺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轴套上设有用于轴向支撑码盘的轴套凸缘面,该轴套凸缘面通过涂胶来固定码盘;
所述转轴旋转带动轴套,所述轴套通过胶水带动码盘来实现动态实时调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码盘与轴套的径向间隙X大于零件本身累积的公差;
所述涂胶所用胶水满足室内及厌氧环境下不固化,粘度足以带动码盘旋转却不会导致调整码盘时引起回弹的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15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强化学习的黑盒视频对抗样本生成方法及评价方法
- 下一篇:豆浆机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