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曲霉素总量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01191.1 | 申请日: | 2022-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6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宋兴良;陈配财;胡雪萍;付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21/78;G01N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海霞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曲霉 总量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黄曲霉素总量的测定方法,属于黄曲霉素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建立了一种简单的基于两步显色反应测定环境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方法,使得无色的AFs反应生成绿色的产物,该方法可以同时满足肉眼可见分析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AFs的含量。为实现快速检测环境中黄曲霉素的总的含量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本发明检测方法实现了对黄曲霉素的快速定性检测,颜色变化灵敏,方法简单,同时可以实现对样品中黄曲霉素总量的定量检测,大大提升了黄曲霉素的检测效率,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黄曲霉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曲霉素总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天然存在于食品中的真菌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产物。黄曲霉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钾的10倍,1mg的黄曲霉素就可诱发癌症,20mg便可置人于死地,被国际癌症研究组织评定为一类致癌物。目前,已经分离出的黄曲霉素及其衍生物多达20余种,其中以黄曲霉素B1、B2、G1、G2最为常见,其危害最强。常存于花生、干果、大米、粮油等日常食物中,对人类饮食健康造成极大威胁。考虑到黄曲霉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世界各国对食品以及饲料中黄曲霉素的含量限制越来越严格,这也要求对黄曲霉素B1、B2、G1、G2的总含量的检测技术不断更新,向着更快,更准,更加便捷的方向发展。
检测黄曲霉素含量的技术目前较为常见的有色谱法、免疫分析法等。色谱法如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或质谱仪因其良好的准确度被认为是检测黄曲霉素的“金标准”,但需要昂贵的检测仪器,样品制备耗时长,检测过程时间长,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检测成本高,不适合在偏远地区进行大量样品筛选;免疫分析法可以实现对大量样品的快速筛选,甚至可以实现现场检测,得益于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免疫分析法的精度很高,可以实现对单一品种毒素的灵敏检测,但无法进行毒素总量的检测,并且获得高质量的抗体有一定的难度,且成本昂贵。因此,开发高灵敏度,快速简便且经济的检测黄曲霉素的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比色传感分析方法因其独特的显色反应可以实现可视化检测分析异军突起,通过颜色变化可以实现定性定量分析,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的吸光度来对样品毒素含量进行精确分析测定。因其操作简单,试剂便宜、反应迅速等特点备受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建立了一种简单的基于两步显色反应测定环境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方法,使得无色的AFs反应生成绿色的产物,该方法可以同时满足肉眼可见分析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AFs的含量。为实现快速检测环境中黄曲霉素的总的含量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黄曲霉素总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样品前处理:将样品粉碎后,加入溶剂进行恒温提取,过滤后得到样品溶液;
(2)检测方法:取样品溶液30μL置于2mL的试管中,加入0.01M的NaOH溶液170μL振荡摇匀后静置10min,向试管中加入100μL缓冲溶液摇匀,依次加入50μL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150μL氧化剂溶液,静置1-2min,充分反应,得到反应液;
(3)再向反应液中加入350μL氯仿,剧烈摇晃,使得萃取达到平衡,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萃取液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黄曲霉素总量。
进一步的,步骤(1)溶剂为质量浓度为70%的甲醇溶液。样品和甲醇的固液比为1g:5-15ml。
进一步的,步骤(1)恒温提取方式为:30℃水浴恒温提取20-60min。
进一步的,步骤(2)中缓冲溶液为硼砂-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0.05M,pH为9.34。
进一步的,步骤(2)中4-氨基安替比林在终体系萃取液中的浓度为2.5mg/mL,所使用的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大学,未经临沂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011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