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填埋场渗透液收集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00702.8 | 申请日: | 2022-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9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肖光莉;戚明辉;龙震;韩熙;勾琪立;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科源工程技术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3/06;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广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居振浩 |
地址: | 610073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填埋场 渗透 收集 处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垃圾填埋场渗透液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填埋场,填埋场内设有垃圾层和渗透液收集装置,填埋场上部设有树木层,树木层上设有回灌处理装置,填埋场下部设有漏斗,漏斗连通有渗透液导出装置,渗透液导出装置与渗透液收集装置和回灌处理装置连通,渗透液导出装置连通有渗透液处理装置,填埋场外设有控制系统;
渗透液收集装置包括若干竖井和安装在垃圾层上的若干导引板,导引板的一侧连通有第一引流管,导引板远离第一引流管的一侧高于导引板靠近第一引流管的一侧,第一引流管位于垃圾层外,竖井上设有若干渗透孔,竖井贯穿垃圾层;
回灌处理装置包括回液泵,回液泵位于竖井内,回液泵连通有回液管,回液管远离回液泵的一端连通有第二引流管,第二引流管上安装有喷洒装置,喷洒装置位于树木层的上方;
渗透液导出装置包括出液管,出液管上安装有水泵,出液管与漏斗连通,第一引流管远离导引板的一端与出液管连通,出液管远离漏斗的一端连通有分流调节阀,分流调节阀连通有第一排液管,分流调节阀与第二引流管连通;
渗透液处理装置包括压氧池和好氧池,第一排液管与厌氧池连通,厌氧池上部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连通有排气管,厌氧池内安装有搅拌装置、加热管和检测面板,检测面板上安装有温度检测器和气压传感器;
厌氧池和好氧池之间设有转液泵,转液泵上连通有转液管,厌氧池和好氧池通过转液管连通,好氧池内设有隔板分割,隔板上开有若干通孔,隔板将厌氧池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安装有若干曝气管,曝气管上设有若干曝气孔,曝气管连通有气泵,气泵位于好氧池外,第二腔室下部滑动配合有拉板,好氧池下部开有排泥口,拉板位于排泥口上,排泥口下设有收集箱;
控制系统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控制面板、显示屏和控制器,控制面板包括命令识别机构、处理器和命令输出机构,控制面板与回液泵、水泵、分流调节阀、温度检测器和气压传感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渗透液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引板上部水平,导引板下部为U型,导引板上部安装有过滤层,第一引流管与导引板的底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渗透液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竖井下部安装有过滤板,过滤板下设有漏斗型的槽,槽的下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渗透液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漏斗上部安装有过滤层,过滤层上设有土壤层,垃圾层和竖井位于土壤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渗透液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洒装置与第二引流管之间设有开口,喷洒装置与第二引流管通过开口连通,喷洒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上安装有第一电机,外壳内设有第一转轴,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通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上安装有若干第一叶片,外壳两侧开有若干喷洒口,第一电机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渗透液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盖上设有螺栓,密封盖通过螺栓安装在厌氧池上,搅拌装置包括安装在密封盖上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安装有若干第二叶片,第二电机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渗透液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管上安装有气体电磁阀,加热管安装在厌氧池的侧壁上,气体电磁阀和加热管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渗透液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腔室下部连通有第二排液管,第二排液管上安装有排液电控阀,排液电控阀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9.一种垃圾填埋场渗透液收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渗透液收集处理装置的垃圾填埋场渗透液收集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填埋场内的垃圾自然发酵,获得原渗透液;S2、原渗透液通过竖井收集和导引板收集,收集的原渗透液再通过设有的管道进行回灌处理,得到粗渗透液;S3、粗渗透液通过压氧处理和好氧处理,得到净化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科源工程技术测试中心,未经四川省科源工程技术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007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