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超材料天线的近场定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99042.6 | 申请日: | 2022-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0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洋;杨钎宇;高克;王保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材料 天线 近场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动态超材料天线的近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DMA接收信号;
步骤2、基于近场假设的MLE定位算法,并建立问题;
步骤3:讨论了DMA系数对估计过程的影响,然后解释设计意义;
步骤4:通过引入DMA预编码理论,得到了矩阵Q的优化方案;
步骤5:提出了一种迭代优化方案来逼近最优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超材料天线的近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基站接收来自用户的导频信号并估计源位置,设定基站是一个大型DMA阵列,包含N个接收天线和Nd行微带,每行微带又包含Ne个超材料接收元件,即N=NdNe,且每行微带只有一个RF链输出端,第i行微带的第l个天线在t时刻接收到的信号表示为:
其中ri,l(t)代表接收信号,i∈{1,2,…,Nd},l∈{1,2,…,Ne},ai,l为振幅,fp是导频频率,ωi,l(t)是方差为σ的加性白噪声,vi,l代表信号相位,有其中di,l是对应天线和源之间的距离,c为电磁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动态超材料天线的近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
定义向量和分别代表天线信号矢量和噪声矢量,由于每个微带只有一个输出,实际阵列接收向量是一个Nd维向量,表示为:
y=QH(r+ω), (2)
其中代表所有微带的输出矢量,H是一个N维对角矩阵,对角元素为hi,l将信号传播的效果封装在微带内;考虑响应是频率平坦的,且超材料元素频率响应符合洛伦兹约束相模型,即,
其中αi是波导衰减系数,βi是波数,ρi,l表示相应天线的位置,矩阵表示DMA的可配置权重,具有结构约束:
其中qi,l表示相应天线的可调响应,同样符合洛伦兹约束相位模型有:
因此,通过将y以标量形式表达,接收信号的一般模型可以重写为:
其中yi表示y的第i个元素,即第i行微带线的输出,因此,DMA输出可被视为相应行微带的所有接收信号的加权和的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动态超材料天线的近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通过处理接收相位来定位信源:
为接收阵列设置一个参考点,将源到参考点的距离和仰角、方位角分别定义为作为源的位置标记,同时定义作为第i行微带的第l个天线的位置标记,根据参考点、天线和源之间的三角形关系,有:
从(7)和(8)中,得到了相位与源位置的对应关系,通过MLE算法,即最大化以下函数:
其中是接收信号向量的对数似然函数,给出:
其中M是进行估计的样本数,s∈Nd是导向矢量,元素其中由(7)和(8)给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动态超材料天线的近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公式(10)改写为:
其中是y(t)的协防矩阵,将(2)引入(13)同时考虑(11),得到:
其中是r(t)的协防矩阵,N维向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动态超材料天线的近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通过引入DMA预编码理论,得到了矩阵Q的优化方案,矩阵Q的每个元素对应的响应qi,l采用(5)中的洛伦兹约束形式,因此qi,l的相位和振幅是耦合的,将洛伦兹约束放松为具有恒定振幅和任意相位的仅相位权重约束:
可行集F是一个单位半径以原点为中心的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90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