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扩展式无极性无相位电器连接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97587.3 | 申请日: | 2022-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3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柳勤;李晓宇;马与;张连壮;任庆国;杨力;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凯米迈克科技有限公司;芯动元(广州)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缙达欣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2;H01R13/6581;H01R13/02;F42C1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纬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101 | 代理人: | 梁倩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展 极性 相位 电器 连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扩展式无极性无相位电器连接件,包括:绝缘连接块、无极性无相位接线端子和金属接线端子;所述无极性无相位接线端子内嵌在绝缘连接块的一端,并形成凹孔洞形结构的插接口,无极性无相位接线端子具有导电性;所述金属接线端子内嵌在绝缘连接块的另一端,并伸出于绝缘连接块,金属接线端子具有导电性;金属接线端子与无极性无相位接线端子电联接;所述无极性无相位接线端子和金属接线端子均可与外延连接器件电连接,实现外延连接器件的扩展。本发明能够简捷、方便地实现双向外延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路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扩展式无极性无相位电器连接件。
背景技术
电器连接件主要用于将不同结构和形式的电器件连接到一起,实现绝缘、防尘、防水、密封的功能,通过连接件上绝缘包覆层形成连接件的适应结构和连接形式,以满足不同电器件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使用的要求。
电器连接件同样广泛应用于爆破器材行业、汽车行业,传统的电雷管和电子雷管等涉电雷管结构需要通过卡口塞这种连接件实现基础雷管与外接导线的连接,而通常是将外接雷管的脚线端通过离线注绝缘体、或塑料块、或在线注塑的方式在脚线的一端注上塑料连接件(或称适配器、或称卡口塞、或称胶塞)、将脚线的内芯和导电材料露出外端、再与引火元件铆接、或焊接连接到一起、再将塑料连接件与基础雷管卡合在一起,形成电雷管或电子雷管等形式的涉电雷管。
在涉电雷管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塑料连接块的一端与电引火元件、或者电子控制模块的端子经插接、或铆接、或焊接等一系列加工后形成机械和电连接成一体化部件、用于涉电雷管的装配,这个加工过程的工序多、操作过程复杂,由于带有大体积的脚导线把,生产装配操作过程不方便,导致了装配生产过程操作难度大、生产效率低,严重地影响了电雷管、或电子雷管等涉电雷管品种的生产效率。
在传统的塑料连续块结构中,是通过在脚线端头注塑上一体化的塑料块、或玻璃块、或陶瓷块等绝缘体、脚线通过塑料块注塑时预留的金属芯线线头直接和引火元件或电子控制模块加工连接成一体。
现有脚线和塑料连接块一体化的连接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1、为了实现塑料块与脚线的密切结合,需要在脚线的端头直接注绝缘材料加工形成塑料块、或玻璃块、或陶瓷块,需要人工排模、注塑、出模等复杂的工艺过程,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不能满足在线大产能、高效率生产的使用要求。
2、在脚线端头注塑塑料块后,脚线两端结构和状态存在差异、需要加以区别,因此在包装和储运过程中需要区分对待,不能两端混放,增加了注塑脚线的包装储运难度和使用成本。
3、塑料连接块在注塑时预留的导线芯端直接和引火元件或电子控制模块连接成一体后,脚线整体需要被动地跟随引火元件或电子控制模块顺着加工工序全程流转、传递至后续加工工序,增加了额外的物流传递量、负载量和后续工序带脚线加工处理的难度。
4、使用过程中,不同长度的脚线导致了多种产品规格的存在,脚线通过塑料块注塑时预留的线芯线头直接和引火元件或电子控制模块加工连接成一体后,导致原本无差别的引火元件和电子控制模块也因脚线长度不同而产生多种规格的区分和区别,当装配生产时需要频繁调整生产计划、进行生产规格更换、易导致混乱,不利于无人化、智能化、连续化、全自动化、高效率、大产能装配生产。
5、脚线与绝缘块一体化加工时,注射成型过程的高温流动料会导致脚线线芯绝缘皮层融化,引导致线芯短路而形成不合格,需要检验出不合格品和剔除不合格品,影响了合格品率和后续连续化装配生产过程。
6、涉电雷管结构使用的脚线和塑料连接件(也称卡口塞)一体化结构中,塑料块尺寸相对又短又小、在涉电雷管外部露出长度仅有10mm左右,不利于人工手工、或机械手、或自动化装置夹取进行装配操作,不得不夹取基础雷管管体部位,增加了作业安全风险,不利于涉电雷管装配过程本质安全的生产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凯米迈克科技有限公司;芯动元(广州)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缙达欣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凯米迈克科技有限公司;芯动元(广州)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缙达欣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75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工作服
- 下一篇:运动目标跟踪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