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管癌术后颈部支撑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87140.8 | 申请日: | 2022-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0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骆晴;严琼;窦颖高;雷尚昆;申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市中心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055 | 分类号: | A61F5/055;A61G7/07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肖永钱 |
| 地址: | 721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管癌 术后 颈部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管癌术后颈部支撑装置,包括环形支撑主体和头枕,所述环形支撑主体的上方设置有头枕,且头枕和环形支撑主体通过调节机构进行连接;本发明通过对现有的颈部支撑器的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的颈部支撑器,能够通过对颈部支撑器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避免患者的颈部长时间处于过度前倾的状态,进而使得患者在佩戴改进后的颈部支撑器时,具有更好的舒适度,并且该设备还具有恒温通风的作用,这样可以避免皮肤和颈部支撑器的接触面,在长时间接触时,可以避免无法通风和温度较高的原因所导致湿疹问题的存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管癌术后颈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六大肿瘤之一,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治疗相对困难。目前,手术仍为食管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微创技术在外科领域的不断发展,食管癌微创手术已经在全国大的手术中心迅速推广,为了上纵隔淋巴结的清扫及吻合的方便,大多数手术采用胃食管颈部吻合,然而颈部吻合较胸内吻合的并发症明显增多。
后出现了“江氏”吻合术,“江氏”吻合术需要在颈部切口进行手术,术后需要对患者的颈部活动进行限制,从而避免切口在颈部活动时受到拉扯,如颈部活动过度后仰,会使伤口张力增大,不利于术后愈合,影响术后康复,患者饮水时更容易引起呛咳等不适;但颈部过度前倾,则影响患者舒适度,增加术后患者的不适的就医体验,所以目前通常需要对颈部进行固定,但现在的颈部固定器的角度无法调整,对患者颈部的固定作用无法改变,长时间佩戴时,患者的颈部长时间处于过度前倾的状态,极大的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并且现有的颈部固定器也不具有恒温和通风的作用。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食管癌术后颈部支撑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食管癌术后颈部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食管癌术后颈部支撑装置,包括环形支撑主体和头枕,所述环形支撑主体的上方设置有头枕,且头枕和环形支撑主体通过调节机构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辊轴和调节螺杆,所述连接辊轴固定套设在调节螺杆外,且连接辊轴固定连接在头枕的下端面上,所述调节螺杆螺纹插接在限位螺纹孔内,且限位螺纹孔开设在竖向支撑板上,所述竖向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环形支撑主体的上端面上,所述竖向支撑板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连接辊轴的两侧,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竖向支撑板的侧壁上,且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盘。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支撑主体和头枕均设置有中空内腔,且环形支撑主体和头枕上设置有气体连通机构,所述气体连通机构包括换气软管、一号出气孔和二号出气孔,所述换气软管设置在环形支撑主体和头枕之间,且用于环形支撑主体和头枕的中空内腔相连通,所述环形支撑主体呈环状结构,且环形支撑主体的内环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环形支撑主体中空内腔相连通的一号出气孔,所述头枕设置弧形结构,且朝向弯曲面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与头枕内腔相连通的二号出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头枕内设置有温控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市中心医院,未经宝鸡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7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茶及其精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隔板清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