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装置的数据分析及情况追踪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85555.1 | 申请日: | 2022-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1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明;李文;闫亮亮;陈剑云;吴辉;陈秋琳;陈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太格时代自动化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8/41;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悬挂 状态 检测 装置 数据 分析 情况 追踪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装置的数据分析及情况追踪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检测数据包上传;步骤二、检测数据包解析;步骤三、对检测数据包完成重定义并根据分析规则自动创建分析任务;步骤四、分析员接收到创建好的分析任务后,在系统中根据分析要求对个人任务进行分析;步骤五、个人任务执行;步骤六、分析痕迹图片数据与分析标准图片数据像素点对比,计算出分析员分析数据的标准率;步骤七、系统通过图片标记统计分析进度供主管进行进度的把控,通过图片的分析痕迹进行分析员的绩效核查;步骤八、结束。本发明解决了各厂家数据格式不统一的问题,缩短了分析员校准检测数据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国家铁路牵引供电信息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装置的数据分析及情况追踪方法。
背景技术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主要供电设备,也是最容易发生问题的设备之一。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必须对接触网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接触网检测的数据处理系统是利用微型计算机对接触网的几何参数、弓网动态作用参数、供电参数等进行自动化检测,并对存储的检测数据做进一步处理。
6C系统综合数据处理中心暂行技术条件中对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4C)检测数据进行了规范,检测数据包主要由索引文件(.mdb)、检测基本信息(.xml)、一杆一档图片和静态数据组成。
索引文件记录了支柱信息与一杆一档图片之间的关联关系,然而大部分4C装置的厂家未提供索引文件,且一杆一档图片命名也采用各自私有的规则定义。上述两种做法直接导致4C检测数据不能在6C数据中心集中式分析,分析员只能采用各个4C装置厂家提供的检测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同时由于线路建设原因,每条线每个车间配套的4C检测装置厂家也不尽相同,而且部分分析员不了解各厂家检测数据包结构,导致需要不断切换软件又匹配不到正确检测数据,大大降低了分析效率,提升了工作难度。
另外一方面,随着4C检测装置广泛应用,大量的检测数据需要人工分析,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保证检测数据分析的完整性、可追溯性,这对检测数据分析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使用各厂家提供的检测数据分析软件分析存在以下问题:
1)无法快速定位分析进度,导致重复分析、遗漏分析;
2)分析过程无法追溯个人对一杆一档数据是否全面分析;
3)分析结果无法追溯整条检测数据是否完整分析;
4)分析完的数据无法判断分析员是否按照标准分析方法分析;
5)分析结果无法追溯个人是否分析,无法做到绩效核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根据一种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装置的数据分析及情况追踪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各厂家数据格式不统一、分析进度定位难、分析过程及分析结果无法追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检测数据包上传;步骤二、检测数据包解析;步骤三、对检测数据包完成重定义并根据分析规则自动创建分析任务;步骤四、分析员接收到创建好的分析任务后,在系统中根据分析要求对个人任务进行分析;步骤五、个人任务执行;步骤六、分析痕迹图片数据与分析标准图片数据像素点对比,定义分析员分析数据的标准率;步骤七、系统通过图片标记统计分析进度供主管进行进度的把控,通过图片的分析痕迹进行分析员的绩效核查;步骤八、结束。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数据包解析包括:数据包解压,解压后将检测数据包的一杆一档图片处理成系统统一的标准化格式目录,再将检测基本信息内容与标准化格式目录进行匹配填充,填充生成标准化格式目录;
如果检测数据包具有索引文件,则根据索引文件结合支柱信息对标准化格式的目录进行分类、分级匹配并重新生成标准化格式的一杆一档图片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太格时代自动化系统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太格时代自动化系统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5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