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缓冲块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1779.5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3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戴忠耀;刘名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市润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3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丽丹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缓冲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缓冲块及其生产方法,缓冲块由组份A、组份B、组份C和辅料组成,组份A包括聚醚多元醇、DBO、PTMEG及色桨;组份B包括MDI、聚醚多元醇、DBO、PTMEG及催化剂;所述组份C为三乙烯二胺,辅料为硬化剂。其生产方法是首先将组份A、组份C和辅料混合,然后将混合料与组份B一起加温至50~60℃进行高速混合,混合后进模具浇注,浇注成型后在模具内进行5~7分钟保温,保温温度为55~65℃,最后出模。本发明配比合理,生产步骤简单,生产的缓冲块压缩百分之六十后,50万次不破裂,自由高度损失不超百分之十五,降低了缓冲块动态疲劳后变形率,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缓冲块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作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减震器是汽车悬挂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减震器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减震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因此应使减震器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震器经常会超出最高负载,因此常用缓冲块来辅助使用,对缓冲块的机械性能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汽车用缓冲块动态疲劳后变形率高,因此对缓冲块的制造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用缓冲块及其生产方法,配比合理,生产步骤简单,生产的缓冲块压缩百分之六十后,50万次不破裂,自由高度损失不超百分之十五,降低了缓冲块动态疲劳后变形率,质量稳定。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用缓冲块,由组份A、组份B、组份C和辅料组成,所述组份A、组份B、组份C和辅料分别占总组分的45~50%、43~46%、1~2%和5~7%,所述组份A包括33~37%的聚醚多元醇、13~16%的DBO、22~28% 的PTMEG及20~30%色桨;所述组份B包括60~70%的MDI、14~16%的聚醚多元醇、4~6%的DBO、8~12% PTMEG及4~6%的催化剂;所述组份C为三乙烯二胺,辅料为硬化剂。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组份A包括35%的聚醚多元醇、15%的DBO、25% 的PTMEG及25%的色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组份B包括65%的MDI、15%的聚醚多元醇、5%的DBO、10%的PTMEG及5%的催化剂。
一种汽车用缓冲块的生产方法,首先将组份A、组份C和辅料混合,然后将混合料与组份B一起加温至50~60℃进行高速混合,混合后进模具浇注,浇注成型后在模具内进行5~7分钟保温,保温温度为55~65℃,最后出模。
作为一种优选,一种汽车用缓冲块的生产方法,首先将组份A、组份C和辅料混合,然后将混合料与组份B一起加温至55℃进行高速混合,混合后进模具浇注,浇注成型后在模具内进行6分钟保温,保温温度为60℃,最后出模。
本发明中DBO为1,4-丁二醇/1,2-丁二醇,PTMEG为聚四亚甲基醚二醇,MDI: 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及其配合助剂合成的聚氨酯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配比合理,生产步骤简单,生产的缓冲块压缩百分之六十后,50万次不破裂,自由高度损失不超百分之十五,降低了缓冲块动态疲劳后变形率,质量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汽车用缓冲块,其特征在于:由组份A、组份B、组份C和辅料组成,其中组份A、组份B、组份C和辅料分别占总组分的45%、46%、2%和7%,所述组份A包括37%的聚醚多元醇、16%的DBO、24% 的PTMEG及23%的色桨。所述组份B包括66%的MDI、13%的聚醚多元醇、6%的DBO、10% 的PTMEG及5%的催化剂。所述组份C为三乙烯二胺,辅料为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市润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海宁市润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17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