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晶硅生产废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1365.2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9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均;周同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友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安徽专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9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晶硅 生产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单晶硅废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单晶硅生产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下部设有锥形腔的沉淀筒、嵌套安装在沉淀筒上部的絮凝筒、向絮凝筒内加注絮凝剂的加注机构、与沉淀筒切向连通且呈方形筒状的进水罩、安装在锥形腔内并与絮凝筒内腔连通且下部开设有筛孔的回流罩、与絮凝筒上部连通并延伸至沉淀筒上方的出水管;本发明通过设有包括涡卷板、上端板、下端板的絮凝筒以及加注机构,使得絮凝剂与废水在絮凝筒内形成旋流进行充分的混合,提高混合速度和混合的均运行,加速絮凝团的生成,同时涡卷板具有较大的表面使得受到离心力的絮凝团与涡卷板内壁具有较好摩擦接触时间,使得絮凝团更容易聚集沉淀,加速沉淀与废水的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晶硅废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晶硅生产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单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硅废水,硅废水中一般包含有二氧化硅颗粒、溶解硅、胶体硅,传统的硅废水处理方式将絮凝剂加入到硅废水中并用搅拌机构进行搅拌使得絮凝剂与硅废水混合,然后再进行沉淀。
但是传统的搅拌机构对絮凝剂和废水进行搅拌混合的混合效果不佳,絮凝剂需要长时间搅拌才能与废水充分混合,对絮凝剂消耗量较多,沉淀分离速度慢。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晶硅生产废水处理装置,可以实现絮凝剂与废水快速混合,絮凝沉淀与废水快速分离。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单晶硅生产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下部设有锥形腔的沉淀筒、嵌套安装在沉淀筒上部的絮凝筒、向絮凝筒内加注絮凝剂的加注机构、与沉淀筒切向连通且呈方形筒状的进水罩、安装在锥形腔内并与絮凝筒内腔连通且下部开设有筛孔的回流罩、与絮凝筒上部连通并延伸至沉淀筒上方的出水管;
絮凝筒包括与沉淀筒内壁固定连接的上端板和下端板、安装在上端板和下端板之间并竖直设置的涡卷板;涡卷板与上端板和下端板之间形成有涡卷腔,涡卷腔的外端开口与进水罩相对设置,涡卷腔中间腔体与回流罩和出水管连通,下端板位于涡卷腔中间腔体位置处开设有连通锥形腔和涡卷腔的排渣口。
进一步的,加注机构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加注机构和第二加注机构,第一加注机构包括下端延伸至涡卷腔内的喷射管、与喷射管上端连通的连通管、与连通管连通且安装在沉淀筒顶板上的药剂罐以及安装在连通管上的阀门。
进一步的,涡卷腔下部嵌套有沿着涡卷腔走向设置的分割板,分割板将涡卷腔分割为上涡卷腔和下涡卷腔,分割板上开设有沿着废水流向方向倾斜设置的进渣口。
进一步的,沉淀筒上部呈圆筒状且下部呈锥形筒状,上端板和下端板均为圆盘状。
进一步的,回流罩下部呈锥形筒状且下端面为开设有网孔的弧形面,回流罩上部为延伸至涡卷腔的中间腔体内的圆筒。
进一步的,喷射管为侧壁上开设有等距分布的多组喷孔的竖直管,喷孔朝向与废水流动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第一加注机构内灌装有混凝剂,第二加注机构内灌装有成核剂和助凝剂。
进一步的,分割板内端延伸至涡卷腔的中间腔体内且前端端部固定连接有嵌套在下涡卷腔内的阻挡板,阻挡板设置在排渣口的外侧。
进一步的,上涡卷腔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沿着涡卷板走向等距设置的多组阻挡条。
进一步的,阻挡条为横截面呈半圆形的长条。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友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友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13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