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绿色能源的数字资产转换发行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079205.4 申请日: 2022-09-05
公开(公告)号: CN115809923A 公开(公告)日: 2023-03-17
发明(设计)人: 姚立和 申请(专利权)人: 姚立和
主分类号: G06Q40/04 分类号: G06Q40/04;G06Q40/02;G06Q50/06
代理公司: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
地址: 中国台湾台***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绿色 能源 数字 资产 转换 发行 系统 及其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绿色能源的数字资产转换发行系统及其方法,供一绿能银行及至少一个体用户应用,其中该系统包含有一储底管理单元、一发行管理单元、至少一储能单元、至少一交易单元及至少一终端单元,经过(a)、绿能银行购入至少一绿色能源;(b)、将前述购入的绿色能源汇总设定成一储底绿能;(c)、将前述储底绿能发行成数字资产;以及(d)、使用前述数字资产与至少一个体用户交易,以让绿能银行可将绿色能源发行成数字资产,使得个体用户可以使用数字资产进行交易,以活络绿能产业,使全民皆能流通、运用绿能,进一步并可振兴经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资产的转换及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指一种基于绿色能源的数字资产转换发行系统及其方法,以能将绿色能源发行成数字资产,供个体用户进行交易。

背景技术

由于煤碳、石油等传统能源因需求增加、储量衰竭,造成能源短缺的危机,再加上其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诸如太阳能、风力、水力、潮流等绿色能源〔或称绿能〕,受到近来科技的发展,前述绿能的取得效率及稳定性均已大幅提高,而克服了以往高成本及不稳定的缺点,提高了一般家庭及产业应用的意愿。

但现有的绿能应用除了绿能生能设备〔如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洋流发电等〕的投入外,更包含大型储能设备及电网的建构,由于电网建构的投资成本及安全考虑均极高,损耗、维护及风险也很大,因此目前电网大都属于大型的特许事业单位〔如中国台湾电力公司〕所掌握,也造成绿能产业被大型企业垄断,使得一般家庭或小型企业〔下称个体用户〕仅能是绿能的使用者,而无法投入绿能产业中,因此当个体用户装设绿能生能设备后,除了申请取得许可外,如有多余电力并无法进行交易或回售投入电网中,而降低了个体用户设置绿能生能设备的意愿;

再者,由于燃烧石化燃料及水蒸汽、二氧化碳、甲烷等产生排放的气体,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经红外线辐射吸收留住能量,导致全球表面温度升高,加剧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暖化,已严重影响人类经济生命的安全。为了解决此问题,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调适气候变迁的冲击,以达成降低对人类与生态伤害的目的,例如增加前述绿色能源的使用,以减少排放因使用燃烧石化燃料所产生的水蒸汽、二氧化碳、甲烷等的气体。为了达成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人们对于减碳的方法一般采用诱因策略,以碳交易进行碳排放权[亦称碳权]的买卖,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运作,来有效管制碳排放总量。然而,在实际运作方面,碳权的交易只掌握在已开发国家的大型交易厂商手上,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无法被碳排放占大宗的个体用户所共享,从而降低人们使用绿色能源的意愿,造成无法真正达到节能减碳的目标。

换言之,受限于现有绿电与碳权的交易制度等问题,使得绿能产业无法被普及流通到个体用户上,造成节能减碳问题无法获得真正的解决,也因此无法有效创造及振兴绿能产业,而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为业界所期待者,亦为本发明所欲探讨的。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个体用户所产出的绿电及减少的碳排放权无法被便捷交易的流通问题深入探讨,并通过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务实经验,终于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绿色能源的数字资产转换发行系统及其方法,以克服现有个体用户不易进行绿电及碳权等绿色能源交易所产生的缺点与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绿色能源的数字资产转换发行系统及其方法,以能通过储备绿色能源转换发行成一数字资产,进一步利用该数字资产供个体用户进行绿色能源的交易,而能活络绿能产业,使全民皆能流通、运用绿能。

又,本发明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绿色能源的数字资产转换发行系统及其方法,让个体用户能使用该发行的数字资产来进行各种交易,而能创造绿色能源的共享经济。

基于此,本发明主要通过下列的技术手段,来具体实现前述的目的及功效,其供一绿能银行及至少一个体用户应用,该系统包含有:

一储底管理单元,其可通过后述的储能单元储存绿色能源,该储底管理单元可用于管理前述绿色能源,又该储底管理单元可将不同价值的绿色能源转换汇总成同一计价单元的绿能储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立和,未经姚立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9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