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OF-5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76356.4 | 申请日: | 2022-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3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锋;霍雪萌;陈俊生;冯永强;曹丽云;高梦婷;朱文洁;刘婉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和至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9 | 代理人: | 张震国 |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of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MOF‑5材料及其制备方法,MOF‑5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22~24):5的摩尔比取六水合硝酸锌和对苯二甲酸溶解至DEF中,得到对苯二甲酸浓度为0.025~0.05mol/L的混合溶液A;2)按照对苯二甲酸:DBA(4‑十二烷氧基苯甲酸)=1:(1~2)的摩尔比取DBA(4‑十二烷氧基苯甲酸)加入混合溶液A中,搅拌18~27h,得到溶液B;3)将溶液B装入密闭的螺口玻璃瓶中,在120~160℃的油浴温度下油浴加热3~5h,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物C;4)使用DEF多次清洗反应物C,抽滤后得到固体产物,将固体产物在60~90℃下真空干燥得到暗黄色粉末状MOF‑5材料。本发明一种MOF‑5材料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得到海绵状的MOF‑5材料,且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且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MOF-5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是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单元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作用在三维空间内所构建的一类具有周期性多维的多孔晶态材料。MOFs材料具有以下优势:(1)形貌与孔隙度可调,从而暴露出活性位点并促进反应中物质与电荷的传递;(2)通过不同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不同配体组成的MOFs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可设计性;(3)由于MOFs中金属源的均匀分布,MOFs衍生材料中金属类活性物质在碳骨架中也能保持良好的分散性;(4)MOFs中的有机配体会引入杂原子形成杂原子官能团,优化材料的活性;(5)配体长度使得MOFs具有类似于共价σ单键,但是其强度弱于共价键,因此MOFs化合物的框架大都具有一定的柔性,从而赋予其某些奇特的功能。近些年在燃料电池、气体存储与分离、光电催化、生物传感、药物运输等领域都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MOFs领域研究的不断推进,其制备方法也不断发展,目前应用较多的MOFs合成方法有:(1)溶剂热法: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进行的主要推动力是分子间接触,有利于提高金属盐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速率,加速反应的进行;但是溶剂热法不能有效的满足低成本,高纯度高产量以及合成条件等因素。(2)微波辅助合成法:借助微波辐射提供能量,可以迅速将反应物加热到高温,使成核速率加快,同时缩短反应时间,提高转化率,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合成方法。(3)电化学合成法:是非间断过程,以达到较高的产量,反应速度快、温度低,且金属源不来自盐。(4)机械化学法:主要是借助物质间碰撞产生的能量或者是机械搅拌来进行反应,具有快速、方便、不需要或只需要少量溶剂的特点。MOFs现在可以通过挤压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学合成,但是其合成的MOFs产量不高。
但上述各方法或成本较高,或工艺复杂,或不易操作,有必要提供一种制备MOF-5材料的新方法,以降低制备MOF-5材料的难度和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MOF-5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油浴沉淀法制备出海绵状MOF-5材料,使得制备MOF-5材料的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以及成本低等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MOF-5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MOF-5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MOF-5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22~24):5的摩尔比取六水合硝酸锌和对苯二甲酸溶解至DEF(N,N-二乙基甲酰胺)中,得到对苯二甲酸浓度为0.025~0.05mol/L的混合溶液A;
2)按照对苯二甲酸:DBA(4-十二烷氧基苯甲酸)为1:(1~2)的摩尔比取DBA(4-十二烷氧基苯甲酸)加入混合溶液A中,搅拌18~27h,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装入密闭的玻璃瓶中,在120~160℃下油浴加热3~5h,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物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63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