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74059.6 | 申请日: | 2022-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2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郑骏年;孙世硕;高晓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15/867;C12N5/10;A61K39/00;A61P35/00;A61P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朱萍 |
地址: | 221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靶向 bcma 嵌合 抗原 受体 细胞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为表达BCMA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的T细胞,所述嵌合抗原受体包含能够靶向BCMA的抗体、铰链区和跨膜区、共刺激信号结构域和胞内信号传导结构域,所述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本发明公开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特异性靶向BCMA阳性细胞,可以用于治疗BCMA阳性B细胞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浆细胞白血病等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靶向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靶向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是一种表达在浆细胞、浆母细胞和骨髓浆细胞的抗原,其不在B细胞或者造血干细胞上表达。BCMA的表达与许多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相关。BCMA高表达的相关癌症包括一些血液癌症,例如多发性骨髓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各种白血病和胶质母细胞瘤等。这种有限的表达细胞类型,使得BCMA成为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的有效靶点,并用于开发单克隆抗体、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抗体、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等疗法。当前还没有靶向BCMA的药物上市,但是有少数通过抗体偶联药物、CAR-T疗法等来通过靶向BCMA以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法在进行临床试验,CAR-T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CAR-T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借助逆转录病毒或者逆转病毒载体或者mRNA转导,使得T细胞获得可以识别肿瘤表面抗原,杀伤肿瘤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治疗相比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具体体现在杀伤肿瘤精准性高,CAR-T细胞治疗采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技术,只有表面表达特定抗原的肿瘤细胞被杀伤,对正常细胞的伤害小;杀伤肿瘤范围广泛,只要表达肿瘤相关抗原,CAR-T细胞就能清除,对于转移性肿瘤、复发性肿瘤均有效;对于患者而言避免了放化疗的痛苦,恢复健康迅速。因此,开发一种含有靶向BCMA的单克隆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对高效特异的治疗BCMA阳性血液系统肿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靶向BCMA蛋白的嵌合抗原受体。
进一步,所述嵌合抗原受体的抗原结合结构域为靶向BCMA蛋白的抗体;
优选地,所述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包括以下三个互补决定区HCDR: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1所示的HCDR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HCDR2、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HCDR3;
优选地,所述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包括以下三个互补决定区LCDR: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4所示的LCDR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的LCDR2、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的LCDR3;
更优选地,所述抗体的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更优选地,所述抗体的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最优选地,所述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
优选地,所述嵌合抗原受体还包括铰链区和跨膜区、共刺激信号结构域、胞内信号传导结构域;
更优选地,所述铰链区和跨膜区包括下列分子的铰链区和跨膜区:CD8、4-1BB、IgG1、IgG4、PD-1、CD28、CD34、OX40、CD3ε;
最优选地,所述铰链区和跨膜区为CD8铰链区和跨膜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科大学,未经徐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4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单孢属的新种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水产养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