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手术烟雾吸引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73581.2 | 申请日: | 2022-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5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金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8/12;B08B15/04;B01D46/62;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王媛 |
| 地址: | 410008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手术 烟雾 吸引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手术烟雾吸引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设置于第一壳体前端;在第二壳体端部设置有抽吸接口,抽吸接口前端安装有抽吸管,其前端设置有抽吸头,抽吸头远离抽吸管端设置有抽水口,周壁设置有若干个抽气孔;第二壳体扣合有盖板,第二壳体内安装有滤芯。在第一壳体尾端设置有能够与负压吸引器连通的连接头;在第二壳体外壁还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收纳管。通过滤芯过滤能够过滤掉烟雾中大部分有害颗悬浮粒、水汽和异味,进而在负压吸引器在向外排放空气时能够减少对手术室内空气的污染,因此,提高了周边空气的清新度,避免医护人员长时间工作健康收到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手术烟雾吸引组件。
背景技术
电刀是现在外科手术中常用的组织切割工具。其主要是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组织的切割和凝固,从而也起到止血的目的。但是,在使用电刀切割组织时,会产生较多烟雾,使其在腔镜手术中影响手术视野,并且烟雾中会存在较多有害物质,医护人员长时间吸入这种烟雾,会对医护人员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进而需将烟雾进行吸引。
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负压吸引器进行烟雾吸引,但是,由于常规吸引器主要为吸取液体,并且无法将烟雾过滤,因此,吸取的烟雾进入吸引器罐体内仍会流出,并向手术室内扩散,导致手术室异味,进而导致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身体收到伤害。
由此,设计出一种手术烟雾吸引及过滤套件来解决上述问题,对于目前医疗器械领域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吸引器主要为吸取液体,并且无法将烟雾过滤,使吸取的烟雾进入吸引器罐体内仍会流出,并向手术室内扩散,进而导致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身体收到伤害的弊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手术烟雾吸引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前端;
在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端设置有抽吸接口,所述抽吸接口前端安装有抽吸管,所述抽吸管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端设置有抽吸头,所述抽吸头远离所述抽吸管端设置有抽水口,所述抽吸头周壁设置有若干个抽气孔;
所述第二壳体周壁设置有豁口,所述豁口密封扣合有盖板,所述第二壳体内安装有滤芯,所述滤芯一端部设置有尾端接头;
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端设置有通孔,所述尾端接头插入所述通孔内;并且在所述第一壳体尾端设置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连接头;
所述第二壳体外壁还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收纳管。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侧端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二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所述隔板与所述抽吸接口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通处相对设置,并保持一定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朝向所述滤芯端设斜面,当所述盖板扣合时,所述斜面能够挤压所述滤芯向所述第一壳体方向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收纳管与所述第二壳体连通处位于所述隔板前端。
作为优选,从所述滤芯内轮廓最外侧至内侧依次填充有氯化钙环层、活性炭环层和带孔纸板支撑层。
作为优选,所述抽吸头为椭圆形结构,并且所述椭圆形结构的长轴轴线与所述抽吸管轴线重合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一端铰接于所述豁口一侧边缘,另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豁口另一侧边缘。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为卡扣或插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周壁设置有握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金波,未经陈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3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