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yC-SiC-HfC三界面相改性C/C-SiBCN双基体抗烧蚀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7510.1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7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彭雨晴;李志伟;李爱军;王启帆;海维斌;刘立起;张方舟;王绪超;张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尚辰(浙江绍兴)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9 | 分类号: | C04B41/89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6 | 代理人: | 刘兰英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yc sic hfc 三界 面相 改性 sibcn 基体 抗烧蚀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PyC-SiC-HfC三界面相改性C/C-SiBCN双基体抗烧蚀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PyC-SiC-HfC界面相制备和C-SiBCN基体制备,具体包括:(1)利用CVD工艺在碳纤维预制体的纤维表面制备PyC+SiC界面相得到带有一定厚度界面相的预制体;(2)将步骤(1)制得的预制体在HfC聚合物-二甲苯溶液中多次浸渍,制得PyC-SiC-HfC三界面相改性碳纤维预制体材料;(3)通过CVI工艺制备C基体;(4)通过PIP工艺制备SiBCN改性基体;(5)固化裂解;(6)重复步骤(4)和(5),最终得到C/PyC-SiC-HfC/C-SiBCN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预制体为2D叠层碳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用的用于沉积PyC界面的碳源为C3H6或者CH4烷烃类气体,沉积的压力为10-20KPa,沉积时间为10-15h,沉积的温度为950-1000℃,沉积的滞留时间为0.5-1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用的用于沉积SiC界面的气源为MTS+H2+N2,沉积的压力为10-20KPa,温度为1050℃,沉积时间为12-15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浸渍在HfC聚合物-二甲苯溶液的时长为2-5h,浸渍质量分数为13-15,根据生成碳化铪结晶的温度,所用的热处理温度为1500-16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设计的碳基体密度为1.2-1.4g/cm3,选用的气源是CH4或C3H6烷烃类气体,沉积的压力为100-200mbar,气体滞留时间为0.5-1s,沉积时间为10-14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聚硼硅氮烷前驱体硼含量在1-2%之间,粘度在1000-3000cp范围内,分子量为600-900,陶瓷固化产率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采用N2作气氛进行加压,所述加压浸渍的压力为1~2MPa,浸渍时间为4-6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进行PBSZ聚合物前驱体的交联固化,所述交联固化的温度为170~300℃,固化时间为2~4h;所述裂解温度为1000~1200℃,时间为2~4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yC-SiC-HfC/C-SiBCN复合材料的密度为1.7-1.9g/cm3,孔隙率为4-5v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尚辰(浙江绍兴)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尚辰(浙江绍兴)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75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龙虾加工用筛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积水预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