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生产线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6786.8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5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普;陈涛;江辉;叶繁茂;叶佳胜;王兆中;武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田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0 | 分类号: | F24H7/00;F24H9/00;F23J1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云道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30 | 代理人: | 常雅雅 |
地址: | 2314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生产线 锅炉 | ||
本发明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生产线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上端设有点火器,所述点火器的侧壁设有排烟管,所述炉体的侧壁安装有多个内管和多个外管,所述炉体的顶部固定有内双油管和外双油管,所述内管与对于外管通过连接管接通,所述内管与内双油管接通,所述外管与外双油管接通,多个所述内管的端部共同固定有内环管,多个所述外管的端部共同固定有外环管,所述内环管与内管接通,所述外环管与外管接通。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燃烧后的排出气流仍具有较高的温度,在进入集油箱后,将对外油管中的油液进入初步的预加热处理,从而实现对燃烧余热的充分利用,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生产线锅炉。
背景技术
生产线通常使用导热油锅炉进行供热,为产线提供热能,而导热油锅炉是指利用导热油做为载热介质的一种锅炉,一般以煤、油、气为燃料,以导热油为载热介质,液相导热油锅炉利用热油循环油泵强制介质进行液相循环;
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后再返回加热炉重新加热,可以在较低的工作压力下,获得较高工作温度,节约钢材,由于导热油锅炉中介质的温度较高,因此锅炉的排烟温度也比较高,热效率低下,而现有设备中这部分热量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导致能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耗能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节能生产线锅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生产线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上端设有点火器,所述点火器的侧壁设有排烟管,所述炉体的侧壁安装有多个内管和多个外管,所述炉体的顶部固定有内双油管和外双油管,所述内管与对于外管通过连接管接通,所述内管与内双油管接通,所述外管与外双油管接通,多个所述内管的端部共同固定有内环管,多个所述外管的端部共同固定有外环管,所述内环管与内管接通,所述外环管与外管接通,所述外环管的侧壁插设有外排管,所述内环管的侧壁插设有内排管,所述炉体的侧壁固定有集油箱,所述集油箱的内部设有热回收机构,所述集油箱的侧壁连接有注油机构。
在上述的节能生产线锅炉中,所述注油机构包括与集油箱内部接通的单注油管,所述炉体的外壁固定有注油环管,所述外管通过快通管与注油环管接通,所述单注油管与注油环管接通。
在上述的节能生产线锅炉中,所述热回收机构包括固定于集油箱上端的清理箱,所述清理箱与排烟管接通,所述集油箱的顶部开设有与清理箱内部接通的回收孔。
在上述的节能生产线锅炉中,所述集油箱的侧壁插设有外油管,所述集油箱的内壁固定有隔板,所述外油管为螺旋结构且贯穿隔板,所述外油管的侧壁贯穿插设有多个导热针,所述集油箱的底部插设有排气管。
在上述的节能生产线锅炉中,所述内双油管的侧壁插设有内注油管,所述外双油管的侧壁插设有外注油管,所述内注油管和外注油管均与集油箱内部接通。
在上述的节能生产线锅炉中,所述清理箱的内壁固定有一对磁块,所述清理箱的外壁固定有电子发射器,所述电子发射器与排烟管连接,所述清理箱的内壁固定有收集箱。
在上述的节能生产线锅炉中,所述清理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壁固定有转叶。
在上述的节能生产线锅炉中,所述清理箱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与滑槽的顶部共同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滑杆和滑槽为相互匹配的“T”形结构,所述滑杆的两侧壁均固定有外齿,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有挤压锤,所述清理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与转轴共同套设有传动带,所述转杆的侧壁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外齿相互啮合,所述齿轮为扇形齿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油液既充分的利用了炉体内部的管道空间,得到充分加热,由能够由外至内的转移,从而避免油液与管道温差过大带来的管道损伤,使得管道的使用寿命得到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田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田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67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距离测试传感器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芯金属片持续冲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