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道机车轮对升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6222.4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1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F7/18 | 分类号: | B66F7/18;B66F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鼎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5 | 代理人: | 杨冬玲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道 机车 轮对 升降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铁道机车部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道机车轮对升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底座、导轨、承压座、活动转座、旋转电机、液压推杆、锁轴组件和翻转组件,底座上端对称固定有两条导轨,底座的中心处固定有旋转电机和承压座,承压座的上端转动支撑有活动转座,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活动转座的下侧固连,活动转座的上侧固定有液压推杆,液压推杆的活动端安装有锁轴组件,液压推杆及活动转座的外侧共同安装有翻转组件。本发明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实现工件的快速上下料,将轮对工件升起后,能够对重点的连接区域进行旋转,检查视野较好,配合采像比对可实现自动检查,进一步降低工作强度,提供检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道机车部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道机车轮对升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轮对是走行部中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的重要部件,承受着巨大的静载荷和动载荷。一方面,机车全部的重量最终通过车轮支承在钢轨上。另一方面,机车全部的牵引力和制动力,最终也是来源于钢轨与车轮踏面之间的摩擦力。再者,机车要始终沿着钢轨行进,必须要由车轮的轮缘来发挥它的导向与防护功能。电传动机车在运行中有两个主要的工况:牵引工况和制动工况。机车处于牵引工况时,走行部的牵引电动机将电能转变为驱动扭矩,通过齿轮副驱动车轮在钢轨上行进,从而推动机车前进。关于制动功能,机车大都配备有空气踏面制动和电阻制动两种装置。空气踏面制动,可用于调速制动和停车制动。电阻制动,则是在机车依靠惯性行进时,将牵引电动机置于发电机工况,车轮的旋转驱动“发电机”发电,所产生的电能最终通过机车上部的电阻带的消耗转为热能散发掉。这一过程将使机车减速。由于“发电机”本身的特性所限,电阻制动一般只用于调速制动,而不用于停车制动。
铁道机车轮对在出厂前,需要使用升降装置将其吊起,以便于进行出厂检查。传统的升降装置采用龙门架,此种方式容易使吊起的轮对晃动,不方便检修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为此,公开号为CN112062040B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铁道机车轮对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滑动座与底座之间设有调节机构,滑动座上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块,滑动座上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贯穿滑动座并与其转动连接,第一螺杆与伺服电机相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与滑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贯穿两个滑动块并与其螺纹连接。
但是这种铁道机车轮对升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其不能快速进行上下料,操作繁琐,且安全性较差;二是其在将轮对工件升起后,不能对重点的连接区域进行旋转,检查视野较差。因此,需要对其结构进行优化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铁道机车轮对升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铁道机车轮对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导轨、承压座、活动转座、旋转电机、液压推杆、锁轴组件和翻转组件,所述底座上端对称固定有两条导轨,所述底座的中心处固定有旋转电机和承压座,所述承压座的上端转动支撑有活动转座,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活动转座的下侧固连,所述活动转座的上侧固定有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的活动端安装有用于将轮对工件进行锁定的锁轴组件,所述液压推杆及活动转座的外侧共同安装有用于驱动锁定后的轮对工件进行翻转的翻转组件。
进一步地,上述铁道机车轮对升降装置中,所述轮对工件包括车轴和安装在其上车轮、从动齿轮,所述车轮共有两个且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铁道机车轮对升降装置中,两条所述导轨的间距与两个车轮之间的间距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62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