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蒸压养双快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063305.8 | 申请日: | 2022-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4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洲;田崇霏;马炎;田振;柴宣名;秦利攀;王再林;李春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34 | 分类号: | C04B28/34;C04B38/00;C04B111/4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成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4 | 代理人: | 夏冬 |
| 地址: | 4717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蒸压养双快加气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蒸压养双快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免蒸压养双快加气混凝土,所用原料中的干粉料包括:磷酸二氢铵、硼砂、沸石粉、疏水剂,余量的轻烧氧化镁。与传统加气混凝土相比,本发明制备过程中减少了蒸压养过程,降低了能源消耗,并且胶凝体系为快凝快硬型,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蒸压养双快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加气混凝土是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
但是,传统的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时还存在一些缺陷:第一,一般需要加入铝粉作为发气剂,但是在长期的行业研究中发现,采用传统铝粉发气剂容易造成气泡合并和逃逸,致使发气效率降低,铝粉在使用时容易被人体吸入肺内从而导致铝尘肺,具体表现为消瘦和极易疲劳和呼吸困难。铝如果被人体吸收,长时间可能对人大脑不好,容易使人智力下降。使用铝粉还发现有一个缺陷就是,所使用的传统铝粉发气剂的影响会导致发气不均匀,因此有大气孔、小气孔,同等容重情况下,铝粉发气的加气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要高,铝粉价格比较高,不易储存。第二:传统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制备时,需要进行蒸压养护,蒸压养护是获得强度等性能的必要条件,因为蒸压养护不仅关系到制品性能的好坏,也关系到生产效率的高低和能源的消耗量。蒸压养护时就需要在高温、高压下才能被激活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建筑材料。而托勃莫来石等产物只有在174.5℃以上时才会大量生成,因此,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只有在此温度和压力水平上,并保持一定时间,才具有良好的综合物理性能。加气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制品在蒸压养护后生成水化硅酸盐的种类、数量及结晶形式。当蒸压养护时间和压力不足时,会含有大量的无定形体和次微晶体的C-S-H凝胶类物质,这种物质不致密,易与CO2气体作用,会破坏结构,使强度下降。
如何能够改变铝粉作为发气剂以及需要蒸压养护的条件,会是加气混凝土领域研究的一大进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蒸压养双快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不采用铝粉作为发气剂,不需要进行蒸压养。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免蒸压养双快加气混凝土,所用原料为干粉和水,以质量百分比计,干粉料包括:磷酸二氢铵15-25%、硼砂5%-10%、沸石粉5%-10%、疏水剂0.1%-1%,余量的轻烧氧化镁;水的用量为干粉质量的10-20%。
所述轻烧氧化镁为菱镁矿在800-1000℃下烧制,粉磨后得到,粒径为100-200目。
所述疏水剂为有机硅防水剂SEL80。
所述磷酸二氢铵为工业级,纯度≥98%;所述硼砂为工业级,纯度≥95%;所述沸石粉为工业级,为Ⅱ级及以上。
制备免蒸压养双快加气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取各原料,将干粉混匀;
2)按比例向干粉中加入水,混匀后送入模具中,进行发气硬化成型;
自向干粉中加水到送入模具中的时间控制在10min以内;
3)室温下静置后脱模,静养后得到免蒸压养双快加气混凝土。
所述步骤2)具体操作时,采用螺旋式混合泵,罗盘式喂料,计量水供水,加水量为10-20%,干粉料和水在混合管内经螺旋搅拌快速混合,并液压泵送至出料口,流入模具中,进行浆料的发气硬化成型。
所述步骤2)进行过程中可以通过碳酸氢铵水溶液对反应生成多余溢出的氨气进行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33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