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展示方法、系统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62978.1 | 申请日: | 202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1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更新;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拓四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8/38 | 分类号: | G06F8/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张夏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展示 方法 系统 装置 | ||
1.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创建模型,得到模型自身配置数据;
S2、对模型自身配置数据进行预处理;
S3、调用数据接口获取模型外输入数据;
S4、对模型外输入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数据;
S5、将处理后的数据展示到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在web端进入模型配置界面创建模型,创建模型选项包括:模型的编码、名称、值、是否展示、是否可编辑、模型类型和默认值,其中值包括字典、字符串、树形和数据外键,创建完成后,调用接口保存到后台数据库得到模型自身配置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包括:
S21、判断对象是否有API,如果没有则说明不需要通过请求的方式获取对象值的集合;
S22、若有API,则根据关联类型来判断请求所需的入参有哪些;判断API具体是什么,如果是特定的统一资源定位符,那么就直接通过特定的请求去获取相应的模型值的集合bindingArr;如果API为一般性统一资源定位符,则通过一般性调用方式去获取模型值的集合bindingArr,方便模型外输入数据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具体包括:
对模型的预处理完成后,接着会调用获取模型值的接口,得到模型值对象的集合recordsArr和属性信息对象propertyInfoDic,双层遍历模型对象的集合和模型值对象的集合,取到值对象及模型对象,首先判断如果propertyInfoDic存在,则通过模型对象的编码在值对象中取到具体的值编码,在propertyInfoDic中找到值所在的字典,通过值编码和值所在的字典找到最终的字典,最后通过模型对象的bindingField找到最后的模型对象可展示的值,如果propertyInfoDic不存在,通过遍历模型的bindingArr来匹配值编码找到字典,然后是以名称来关键字作为模型的值,通过模型对象的bindingField找到最后的模型对象可展示的值,最后把模型的编码和找到的值作为key和值保存起来,形成集合返回,得到模型值的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具体包括:
预存多个UI标准模板界面,根据模型对象集合循环取得每一个模型数据,根据模型数据的展示类型选择对应的UI模版,按照数据顺序进行布局,
将模型数据绑定到UI模版,并根据模型属性判断是否可编辑、显示或隐藏、是否可点击和字体颜色,接着根据模型对象的编码在模型值的集合里取得展示的数据,最后将取得展示的数据渲染出来。
6.一种数据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创建模块:用于创建模型,得到模型自身配置数据;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模型自身配置数据进行预处理;
调用模块:用于调用数据接口获取模型外输入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对模型外输入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数据;
展示模块:用于将处理后的数据展示到界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模块具体用于:在web端进入模型配置界面创建模型,创建模型选项包括:模型的编码、名称、值、是否展示、是否可编辑、模型类型和默认值,其中值包括字典、字符串、树形和数据外键,创建完成后,调用接口保存到后台数据库得到模型自身配置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拓四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拓四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29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极极片及二次电池
- 下一篇:一种多层印制电路板内通孔塞油墨的装置及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