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极极片及二次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062940.4 | 申请日: | 202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5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洪江彬;王佑安;庄重建;方崇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13;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杨雪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极 二次 电池 | ||
1.一种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至少一个表面的正极复合材料,所述正极复合材料包括石墨烯量子点和正极活性材料;
所述石墨烯量子点附着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颗粒表面,以及填充在相邻的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颗粒间的空间中;
所述石墨烯量子点在所述正极极片中的重量百分比A、所述石墨烯量子点的片径分布宽度S2、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碳含量B、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在所述正极极片中的重量占比C和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粒径分布宽度S1间满足下述关系式:0.5≤(100A+B*C*100)/S1+1/S2≤3;
其中,所述正极极片满足下述特征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石墨烯量子点在所述正极极片中的重量百分比A满足0.3%≤A≤1.0%;
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碳含量B满足0.8%≤B≤2.0%;
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在所述正极极片中的重量占比C满足97%≤C≤97.7%;
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粒径分布宽度S1满足1.8≤S1≤4.5;
所述正极极片中石墨烯量子点的片径分布宽度S2满足1.0≤S2≤3.5;
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粒径分布宽度S1采用下述公式获取,S1=(D3-D1)/D2;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粒径满足0.3≤D1≤0.6μm,0.8≤D2≤1.5μm和2≤D3≤6μm中的至少其一;其中,D1表征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在水溶剂中累计体积占比达到第一预设占比时所对应的粒径,D2表征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在水溶剂中累计体积占比达到第二预设占比时所对应的粒径,D3表征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在水溶剂中累计体积占比达到第三预设占比时所对应的粒径,所述第一预设占比、所述第二预设占比和所述第三预设占比依次递增;
所述石墨烯量子点的片径分布宽度S2采用下述公式获取,S2=(D6-D4)/D5;所述石墨烯量子点的粒径满足10≤D4≤20nm,40≤D5≤70nm和90≤D6≤150nm中的至少其一;其中,D4表征所述石墨烯量子点在水溶剂中累计体积占比达到第四预设占比时所对应的粒径,D5表征所述石墨烯量子点在水溶剂中累计体积占比达到第五预设占比时所对应的粒径,D6表征所述石墨烯量子点在水溶剂中累计体积占比达到第六预设占比时所对应的粒径,所述第四预设占比、所述第五预设占比和所述第六预设占比依次递增。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含磷酸铁锂材料、钴酸锂材料、锰酸锂材料和镍酸锂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量子点在所述正极极片中的重量百分比A、所述石墨烯量子点的片径分布宽度S2、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碳含量B、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在所述正极极片中的重量占比C和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粒径分布宽度S1间满足下述关系式:0.5≤(100A+B*C*100)/S1+1/S2≤2.5。
4.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包括所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29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自动化塑封设备
- 下一篇:数据展示方法、系统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