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节点负荷特性的电压暂降薄弱节点监测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2102.7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3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汪清;陈作伟;樊强强;赖汉柯;朱明星;卢轩;焦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徐文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节点 负荷 特性 电压 薄弱 监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节点负荷特性的电压暂降薄弱节点监测方法和装置,包括结合传统电压暂降描述方法得到各个节点的一个大的暂降矩形描述信息;结合多阈值电压暂降描述方法得到各个节点的多个小的暂降矩形描述信息;根据所述各个节点的一个大的暂降矩形描述信息以及所述多个小的暂降矩形描述信息,计算各个节点的各类敏感负荷的电压暂降影响度区间;根据所述各个节点的各类敏感负荷的电压暂降影响度区间,以及所述各个节点的各类敏感负荷相对于所在节点总负荷的占比变化区间,计算各个节点的电压暂降影响度区间;根据所述各个节点的电压暂降影响度区间确定电压暂降薄弱节点。通过本发明实现对矩形型暂降和非矩形型暂降进行更充分的描述,得到更准确的监测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节点负荷特性的电压暂降薄弱节点监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设备集成度与精密度的提高,使得计算机、可编辑控制器等重要设备对电压暂降愈发敏感,与之矛盾的是在自然环境、天气、人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短路故障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电压暂降问题难以避免。因此,设备电能质量高要求与暂降问题难以避免之间的矛盾使电压暂降问题成为了电力用户和电力公司共同关注的重点,科学评估暂降对敏感设备的影响并通过治理装置保护敏感设备的研究愈发重要。
传统描述方法是选取暂降过程中的最大暂降深度为整个暂降的幅值特征,整个暂降过程中低于暂降阈值电压的时间作为整个暂降的持续时间。对于非矩形电压暂降的描述,现有研究也在考虑除暂降幅值和持续时间外的暂降类型、相位跳变、电压变化率、暂降初始点等描述暂降过渡阶段的特征量。但实际应用中,采用过多的特征量描述电压暂降也会使得电压暂降严重程度确定过程变得异常复杂。
在电压暂降监测中,一般通过暂降深度与暂降时间这两个特征参数来描述电压暂降,这种描述方法的前提是暂降波形是较为规范的矩形波,但实际暂降中的波形是多样的,例如直流发电机启动或变压器励磁涌流所造成的电压暂降,其波形就无法直接用暂降深度与暂降时间来描述,所以,传统的电压暂降描述方法在一些情况下是不准确、不适用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节点负荷特性的电压暂降薄弱节点监测方法和装置,以能够对矩形型暂降和非矩形型暂降进行更充分的描述,得到更准确的监测结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节点负荷特性的电压暂降薄弱节点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多个节点的电压数据,根据所述多个节点的电压数据获得所述多个节点的电压有效值趋势图;
基于所述多个节点的电压有效值趋势图,以电压有效值低于0.9p.u.的持续时间为整个暂降的持续时间得到各个节点的一个大的暂降矩形描述信息;
基于所述多个节点的电压有效值趋势图,以电压有效值低于0.9p.u.的持续时间为整个暂降的持续时间,并以0.1p.u.为间隔对整个暂降进行划分得到各个节点的多个小的暂降矩形描述信息;其中,p.u.为标幺值;所述大的暂降矩形描述信息和所述小的暂降矩形描述信息均包括暂降深度U和暂降持续时间T;
根据所述各个节点的一个大的暂降矩形描述信息以及所述多个小的暂降矩形描述信息,计算各个节点的各类敏感负荷的电压暂降影响度区间;
获取在上一周期时间内,各个节点的各类敏感负荷相对于所在节点总负荷的占比变化区间;
根据所述各个节点的各类敏感负荷的电压暂降影响度区间,以及所述各个节点的各类敏感负荷相对于所在节点总负荷的占比变化区间,计算各个节点的电压暂降影响度区间;
根据所述各个节点的电压暂降影响度区间确定电压暂降薄弱节点。
优选地,所述电压有效值趋势图包括各个节点的电压有效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优选地,所述各类敏感负荷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变频调速系统ASD、计算机PC、交流接触器AC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21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