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整出音角度的扬声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1993.4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6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栋;江洪男;谷胜军;胡凤鸣;钱志华;任佳华;郁程飞;葛君波;沈晨;盛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井利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H04R1/32;H04R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唐鹏飞 |
地址: | 2381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整 角度 扬声器 | ||
1.一种可调整出音角度的扬声器,包括固定架(1)、转动架(2)和转动卡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与转动架(2)通过第一转动器(4)相连,并且转动架(2)通过第一转动器(4)进行前后转动,转动架(2)与转动卡圈(3)通过第二转动器(5)连接,并且转动卡圈(3)通过第二转动器(5)可以进行左右转动,转动卡圈(3)内安装扬声器(6),转动卡圈(3)与扬声器(6)为固定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整出音角度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器(4)包括外转动器(41)和内转动器(42),内转动器(42)安装在固定架(1)两侧内部,外转动器(41)一端与内转动器(42)一端连接,外转动器(41)另一端穿过固定架(1)与转动架(2)外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整出音角度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动器(41)包括第一齿轮(411)、第一转环(412)、第一转轴(413)、封圈(414)和螺栓通孔(415),第一转轴(413)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411),第一转轴(413)外壁设置有第一转环(412),第一转轴(413)另一端开设有多个螺栓通孔(415),第一转轴(413)通过螺栓与转动架(2)外侧连接,并且转动架(2)与第一转轴(413)连接处安装封圈(4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整出音角度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动器(42)包括第二齿轮(421)、齿轮卡片(422)、第二转轴(423)、第二转环(424)、内圈(425)和内圈凹槽(426),第二齿轮(421)一端安装齿轮卡片(422),齿轮卡片(422)一端与第二转轴(423)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整出音角度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423)外壁安装第二转环(424),内圈(425)内壁一周开设有内圈凹槽(426),内圈(425)安装在固定架(1)内部,第二转轴(423)安装在内圈(425)内部,并且第二转环(424)卡入内圈凹槽(426)中,第二转环(424)在内圈凹槽(426)可进行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整出音角度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器(5)包括限位轴(51)、第三齿轮(52)、第三转轴(53)、卡块(54)、U型槽(55)、第四齿轮(56)和安装架(57),转动架(2)上端内部设置有安装架(57),安装架(57)内安装限位轴(51),限位轴(51)上端设置有第三齿轮(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整出音角度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57)一端与卡块(54)一端连接,卡块(54)形状为“L”形,卡块(54)内安装U型槽(55),第三转轴(53)穿过U型槽(55),第三转轴(53)上端安装第四齿轮(56),第四齿轮(56)与第三齿轮(52)啮齿连接,并且旋转第三转轴(53)可带动第四齿轮(56)在第三齿轮(52)上进行啮齿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整出音角度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6)包括防塞盖(601)、垫圈(602)、底圈(603)、盆圈(604)、弹波(605)、音圈(606)、棉丝线(607)、盆架(608)、端子(609)、华司(610)、磁铣(611)和T铁(612),T铁(612)中心处设置有凸块,凸块上套入磁铣(611)和华司(6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调整出音角度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铣(611)底端与T铁(612)上端相连,磁铣(611)上端与华司(610)底端连接,盆架(608)底端与华司(610)上端连接,并且T铁(612)中心处设置的凸块穿过盆架(608)底端,盆架(608)外壁安装端子(609)。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调整出音角度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606)上设置有棉丝线(607),音圈(606)底端安装在盆架(608)内部,弹波(605)套入音圈(606)上端,盆圈(604)底端安装在弹波(605)上端,盆圈(604)上端安装底圈(603),底圈(603)上安装垫圈(602),垫圈(602)内部中心处设置有防塞盖(6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井利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井利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19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