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线框架及其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58400.9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2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潘龙慧;付巍巍;李勇;何应华;冯军民;王李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德洲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H01L21/48;H01L21/677 |
代理公司: | 浙江素豪律师事务所 33248 | 代理人: | 徐芙姗 |
地址: | 315194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线 框架 及其 生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线框架的生产装置,包括:支撑架一,支撑架一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架二,当卷面翻面后,再由下段直板导向,再通过导向辊二顺时针转动,这样使得引线框架能够有效地完成翻面动作,再结合支撑架二上的传送带将分离后的垫纸输送至下落处,这样实现了引线框架的自反转,从而有效地避免以往需要检查人员需要将引线框架进行翻面,翻面完毕后,再将引线框架放置原位进行另一面的问题检查,但是检查人员长时间检查工作后,可能导致检查人员会出现肌肉疲劳,从而使得检查速度降低,且由于该IC引线框架现处于整体完工的状态,如果采用吸盘吸附翻面,可能会导致表面引脚断裂脱离框架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检查人员的检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线框架及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引线框架及其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信息技术行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IC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内部重要的零件,起着连接外部导线的桥梁作用。引线框架是连接集成电路内部芯片和外部导线的一个重要器件,其是独立存在于整个电子产品中的元件,起着桥梁作用的同时又兼具支撑整个产品的功能。集成电路的引线框架来说,一般引线脚越多,引线脚间距就会随之缩小对制造框架的模具的要求就会越严格,生产厂家设计与制造引线框架模具的难度也会相应提升,因此,CLIP条带键合封装形式应运而生。与传统的键合封装方式相比,Cu Clip技术优点:
1、芯片与管脚的连接采用铜片,一定程度上取代芯片和引脚间的标准引线键合方式,因而可以获得独特的封装电阻值、更高的电流量、更好的导热性能。
2、引线脚焊接处无需镀银,可以充分节省镀银及镀银不良产生的成本费用。
3、产品外形与正常产品完全保持一致,所以非常适合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设备上。而传统 IC引线框架生产采用硬质合金加工完成的冲压模具完成,相比较传统的引线框架,若引线框架引线之间间距小于0.05mm,远小于传统引线框架的0.12mm间距;如此小的间距,只能采用蚀刻方式,可以实现最高密度和最多脚数引线框架的生产。
当引线框架蚀刻生产完毕后,则需要通过AOI终端机进行问题确定,这样简单的问题可现场修理,从而减少报废,并准备送到下一工序生产,当进行AOI终端机问题确定时,则检查人员可以将引线框架放置在AOI终端机的检测平台上,然后将AOI终端机的采集摄像头对引线框架的表面进行扫描,扫描表面时,则采集摄像头将采集信息传输至显示器上,这样便于检查人员对引线框架表面进行观察,从而判断引线框架是否存在简单的问题,当发生简单的问题时,例如线路上存在杂质,则检查人员需要将剔刀对杂质进行清除,当引线框架一面检查完毕后,则需要检查人员需要将引线框架进行翻面,翻面完毕后,再将引线框架放置原位进行另一面的问题检查,但是检查人员长时间检查工作后,可能导致检查人员会出现肌肉疲劳,从而使得检查速度降低,且由于该IC引线框架现处于整体完工的状态,如果采用吸盘吸附翻面,可能会导致表面引脚断裂脱离框架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引线框架及其生产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线框架及其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引线框架,包括:边框,边框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相同大小的引线一,同一侧的两个引线一下方均设置有多个固定连接在边框上的引线二,处于中部的两个引线一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芯片焊盘。
引线一的竖截面均为长方形,引线二的竖截面均为倒L形,芯片焊盘的竖截面均为T字形。
一种引线框架的生产装置,包括:支撑架一,支撑架一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架二,支撑架一与支撑架二上均安装对引线框架检测拍照的摄像仪,支撑架一与支撑架二上均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支撑架一上设置有对引线框架输送翻面的阻挡组件,支撑架一上设置有引线框架垫纸吸附定位的吸附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德洲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德洲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84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